沉默其实就是一种力量
(2011-11-05 23:24:51)
标签:
设计杂谈 |
分类: 设计/图形 |
1/作为选择设计为自己的以后的职业的学生,在内心里应该认真地拷问一下自己:对设计究竟有多少热爱?是否还有其它东西更能吸引着你?还是选择设计只是感觉这个职业不坏而已?设计是不是可以成为你的生活方式?因为,任何事情,只要是顺从于内心的热爱,坚持不懈,就会取得成功;而出自于其它任何的目的,一般都不会善始善终!
2/在学校期间,要打好扎实的基础,这基础包括:准确的造型能力、点线面构成的能力、色彩的搭配和理解运用能力、字体构造的原理、版面的编排能力、概念的思考和诠释能力等等。没有扎实的基础,即便电脑运用得再如何熟练,也是无济于事的。
3/学生时代是最为纯净的一段光阴,没有世间的繁杂,是人生中静心读书的最佳时节,应该要博览群书,也就是说,通过读书,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如果涉猎范围广阔,诸如:文学、音乐、哲学、摄影、运动项目、人文地理、历史等等,就会开阔自己的视野,对以后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在校期间做得不够,到了社会上也要继续不断地学习!
4/毕业设计,要力争做到完整,很多同学的设计,从表面上看好像蛮完整的,一套系列应有尽有,可仔细看,并非如此,所谓完整,应该是:概念思考的完整性、图形、字体、构成、色彩的完整性、制作手段的完整性、作品延展运用的完整性以及不需调整的印前电子稿的完整性。在“游梦想创意季”活动中的学生作品中,其实,真正具备以上完整性的只有一件关于儿童音乐普及读物的设计。
5/要学会甄别优劣的能力,眼高才能手高。万万不能用自己喜好的设计风格作为对别人作品的唯一评判标准,设计师面对的客户千差万别,不可能只用一种标准来衡量好坏;流行的未必是最好的,具有当代和未来的洞察力、并具有自己独特理解和阐述能力的作品,才可能经得起考验;而当下,很多商业作品的完成,并不如你想象的那样,设计师自己有十分的掌控力,所以,我们能不时见到那些即便在业界已有影响力的设计师,设计出来依然看似平庸的作品,其实,设计师的影响力往往在客户那儿起不到很大作用,因为,我们的客户并不成熟。所以,尤其是年轻的设计师,只有当你们真正经历了种种坎坷之后,才会公正地去评判他人的作品,否则,只是如“愤青”一般,火焰太高、内含不足,在评判他人作品优劣的同时,仔细想一下,如果自己做会怎么样?遇到客户就是那样苛刻、与你想法格格不入的要求,你的表现又会怎样?不要轻易地下结论,换了你自己或许会更无所适从!网上那些不堪入目的颐指气使的粗语,都是因为只有半桶水,却偏要晃得狠;说到底,还是历练不够所致。
前一篇:关于汽车/折页设计
后一篇:TOM LEWIS的挥杆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