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打高尔夫的而言,这样的时节最为难熬,天天看云识天气,因为天气预报很不靠谱,另一方面,有雨的云团分布不韵,有天两个朋友告诉我去九龙山打球,早上起来,上海市区下着大雨,心想这两个球痴不能成行了,通了电话,他们居然已经下场,当地无雨,倘若他们听信天气预报,就不能过瘾了,这样的雨季,当然也阻挡不了真正的球迷,雨中挥杆者不在少数。
在前段的梅雨天,我打了三场雨球,这雨球实在不好玩,每次都将球包和球具搞得象从水里捞上来一样,把它弄干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杆头套和球包。
雨中打球,难得一场还行,多了就无趣味可谈,第一场打了84杆、第二场成了87杆、第三场简直无心打下去,乱打一气后94杆收场,真是每况愈下;后来没事自个琢磨觉得,问题在于雨天很难让人静下心来专注于每一杆,往往打得很急,上了果岭基本也是草草了事;有时换了几付手套还是被淋湿,于是握杆就握得特别紧,生怕滑掉,距离就大受影响,本来雨天的湿度、风雨阻力就大,再加上握杆太紧,距离就极不靠谱,远距离挥杆打短,近距离会过头,于是就没法保持耐心。
梅雨季节的后期,上海的天气有很多天夹带着大风,因为有台风的影响,这可能也是雨季匆匆收场的原因之一,在大风天打球,在顺逆风中的选杆和测距就显得相当重要,来不得半点马虎;其实,最近的球还算可以,天色一好,在天马就可以在80杆左右,打佘山基本可以稳定在85左右,在林克司也是85杆,昨天在大风中的东方球场,虽然一号木有些不靠谱,依然凭借10个PAR,固定在85杆。这显然已经达到我理想的境地,可以轻松享受高尔夫;但高尔夫就是这样,容不得大意和马虎,要不又被打回老家去!
业余爱好者的乐趣就在于自己琢磨,无论是球技还是球具,梅雨天无聊,就琢磨球具,我一直喜欢造型设计完美的球具,甚至不管其性能如何,长时间浸淫高尔夫,慢慢开始改变想法,的确,好看的不一定适合自己,适合的不一定好看,两者兼备的很稀有,最近,在父亲节儿子送我的ADAMS一号木就是这样,造型一般,但很适合我,只要挥杆动作不太离谱,那球出去都还不错,打中甜点那可是又直又远!
我有好多支推杆,并不是不好用才换新的,打球的人对推杆一般都有那种偏好,喜欢收藏多一些,而我则喜欢那些造型和线条流畅的,在梅雨季节里又添了支如勺型的Bimini
RIFE推杆,从设计上来看是极为简约的,但因我做的32寸的杆身,故杆头的重量稍轻,需要调整握杆的紧松度,不过试了几场之后感觉还是很好用,那些较深的横纹槽,只要你是正确的推送,可以完全按照你的推击线路平稳滚动,真正做到了设计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实际上再好的球具,还是需要人去适应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