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风和日丽,天清气朗,完全感受到的是春天的景致和温暖的气息,对南方人来说只是感觉干燥了些,是个打球的好日子;我们这帮人中一半是高手,平时成绩都在80杆上下,携着不久前刚在沪上力压另一强队的余威,北上挑战这号称中国最难的球场,还有一位职业球员小蔡,当然他很自觉地就站在了金梯发球台上。大伙都磨拳擦掌,意欲征服思念!18洞打完,一个个都摇着头叹着气回来了,除职业球员之外最好的成绩是89杆,也就两人,平时不看好的黄略居然也是89杆,他的球不算远,但很稳定,这个球场就需要稳定,两外两大高手都90以上了,我和儿子中规中矩都打了91杆,很满意了,只是球场果岭的速度实在太慢,要不然还能省下几杆的,带给我最大惊奇的是思念球场居然能拉近高低球手之间的差距。
第二天,郑州刮起了6~7级大风,还伴随着扬尘,天空灰蒙蒙的,气温也下降了不少,思念球场前九洞心里压力小些,难度也不小,尤其是第9洞的4杆洞难度很高,第二杆必须要过水长打,稍有偏差,后果很严重!那些为人津津乐道的难打之洞都在后九,第10洞,必须穿越沟壑,两边都有高高的土坡,偏左偏右都会上到土坡顶,球很难找到,找到的话就是一份幸运,第一天我的球飞向左边,第二天则飞向右边,结果都没找到各罚两杆。第11洞是个最难的5杆洞,两边土坡高耸,右边土坡上还有砖砌的矮墙,开球是从上往下开,一条曲折的球道蜿蜒其中,我把它称之为“监狱的通道”,开球落点必须在拐角处,落球区也就40码的宽度,旁边如果是一般的平缓坡地,视觉上不会有压迫感,球道也不算窄,可在思念的独特地形,你感到压力绝对不一般,第二杆面临的却又是个大上坡,果岭在上破顶端的左侧,果岭左面又是沟壑,再有距离的长打者也只能选择三上。
后九两个三杆洞都很有特色,13洞是岛形果岭,之前开球的朋友打大下水,旗杆位在前,P杆应该够距离,但我还是决定不冒险,我用9号铁高收杆让球稳稳地落在果岭中央,这一招,回到上海后,昨天在新天鸿名人球场的球队月例赛上,遇到同样的岛形果岭,一样打法,很奏效!15洞一个三杆洞也让人记忆深刻,168码的距离,果岭是横向窄长形的,果岭前有一沙坑,沙坑前就是3~4米高的断崖,按照常识选杆都会打短,尤其在大逆风的状况下,意外就会降临,第一天我没打足,球进了沙坑;第二天大逆风,球刚上崖边的长草,结果弹回,顺着断崖滚落下来,落点里断崖仅一码不到,球友和球童都很坚决地告诉我往回打再向上攻,因为在这里打了10几杆没上的也大有人在,可我还是坚定地认为能一杆切上去,以前我练过那样的高抛打法,于是义无返顾地用60度切杆,杆面完全打开,全挥杆,结果球高高飞上果岭边的长草,心中甚是得意和满足!
第二天,大风情况下打完18洞,再也没人打出8字头了,都90杆往上数了,儿子比较稳定94杆,而我差一点就骑上三轮车,还好保住9字头,第一天勇猛的黄略,第二天顶不住骑上三轮车。
河南思念,真的让人思念!
丁兵安排得很好,整个过程非常顺利,还真享受了VIP待遇,由衷地感谢!
在会所“一统江山”雕塑前合影,自左至右老孙、丁兵、蔡容、蒋国清、张冠河、沈煜峰、周东石、黄略和我
球道旁的千年古树

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
这就是给人开球压力的第10洞

被我称为“监狱的通道”第11洞,给人以巨大的心里震慑感

扬尘的大风天在这个最难的5杆洞,我开球和第二杆都打得很直,三杆上果岭,两推保平标准杆
岛形果岭在大风天也不好惹
这个断崖洞,让好多人在此饮恨
感谢张冠河抓拍下了我高抛打上果岭的瞬间

果岭的草,速度很慢,下坡推也要使力
服务不错,18洞结束后球童会认真清洗球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