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往事如烟,却又真实地展现眼前

(2008-12-08 20:42:36)
标签:

青年美展

杂谈

分类: 绘画/艺术
    上星期五,冒着严寒去了长江隧桥工地,但却错过了“大时代之光—上海青年美展30年回顾展”,更是错过了与许多老朋友相聚的机会。
    毕竟客户是上帝,更何况长江隧桥是上海市的大工程,连接崇明和启东的重要纽带。穿越还没有完工的江底隧道,来到了未来长江隧桥指挥中心所在地的长兴岛,没有意料到的是,那里的寒风真可以用凛冽来形容,吹在脸上就象是刀刮一样。
    指挥中心大楼的结构刚刚封顶,以后里面要设计一个展示厅,还要对环境进行总体设想,所以,这次是初次实地勘察。
    完成工作后赶紧回市区,加上交通不畅,到达徐汇艺术馆时,暮色已经悄悄降临,我成了最后一名观众。好在年轻的馆长朱曦和策展人之一的肖谷兄还在展览现场,一起陪我看了画展。其实,这次画展基本就象是青年美展的文献展。为此,徐汇艺术馆花费了很多心血,收集了很多当年的第一手史料,还征集到了当时参加青年美展的作品一同展出。
    站在展馆中,人仿佛又回到了20年前,那些青春的岁月依然那么清晰的展现在眼前~
    第一次上海青年美展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我调到青年报社后,参与组织策划了4届展览,前后跨度近20年。真正成为双年展性质的展事,从1986年开始,并正式定名为“上海青年美术作品大展”,规划每两年举办一次,同时成立了上海青年美术家协会,协会的日常工作基本都由我管理,当时协会除了进行学术交流外,最重要的工作是吸收优秀的青年画家入会和筹备上海青年美术作品大展。展览成了那个时代上海最吸引人的画展,送展作品数以千几,年轻画家都以能入选该展览为荣。青年美术家协会更是趋之若鹜,那时开始有很多人出国留洋,尤其以去美国居多,但签证不容易,画家必须提供相关的资质证明,最有用的就是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证和上海青年美术家协会的会员证。
    上海青年美术作品大展推出了很多画坛新星,可以说,如今活跃在上海画坛的艺术家,几乎都参加过青年美展。
    尽管岁月默默地、悄无声息地流逝,头发也渐渐变成了花白,看着这些展品,心头依然涌动起年轻的激情。曾经认真努力过的事业,对上海的绘画艺术发展毕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不免感到由衷的欣慰!
    真的要感谢徐汇艺术馆,他们不仅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还汇编成书,让这段历史永载史册!

往事如烟,却又真实地展现眼前

右图是我1993年的参展作品
往事如烟,却又真实地展现眼前

往事如烟,却又真实地展现眼前

往事如烟,却又真实地展现眼前

往事如烟,却又真实地展现眼前

往事如烟,却又真实地展现眼前

我和朱曦、肖谷
往事如烟,却又真实地展现眼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