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汇丰冠军赛刚结束,这几天球场天天爆满,按惯例比赛结束后的第一天都是赞助商们可以下场,第二天是只对会员开放,然后修剪长草等,恢复到比赛前打的状态,再向嘉宾开放,所以不是会员就没有机会感受正式比赛的场地。
前几届,我都是在即将封场前去感受的,但还不是原汁原味,那时的果岭正在留草养护阶段,速度不会快过10的,而长草还没长到比赛要求的长度,甚至球道的宽度也还没有修建成型,所以今年就没有在封场前去试场。
今年比赛结束后第二天球场就对会员嘉宾开放了,于是太多的发烧友就急着去体验一番了,ALEX抢订了星期三和星期四各一场,因为星期五就要修剪长草了,于是问我感不感兴趣,我欣然答应,这样的机会还是很难得。跟多数人一样,就想看看这职业大赛的球场究竟有如何的难,心里也明白,基本上是花钱买罪受,有点自虐的意思。很多人在看了职业球员的练习和比赛后,似乎都很有心得,仿佛自己也成了职业的一样,看到职业球员打出失误球后,嘴里老埋怨说太丑了,恨不得自己上场比试一番。
星期三的佘山旗位还是汇丰冠军赛决赛时的旗位,也是最难的,由于比赛结束后上海的天气都是好天气,所以果岭和球道比起决赛时更硬,应该说难度更大,果岭速度在11.5,对于我们这样水平的业余爱好者而言,难度就更可想而知了,因为我们通常的开球距离也就在230~250
之间,职业球员在黑梯上开球比我们在蓝梯上开球还要远,因此,留下到果岭的距离我们就更远,在如此硬和快的果岭上,即使标准杆上果岭,大部分时候也会冲出果岭的。那天,我一上来的第二杆球就进了沙坑,没想到这沙坑也比平时硬很多,往往就会打过头,因为不用力切沙杆头就会有些反弹。进了长草就更没辙了,那草也比决赛时更长,就象在韭菜地里打球一般,打得节奏全无,全场下来无奈骑上三轮车,真是自虐啊,但总的来说还是技术不过硬。
人总是不服输的,原本的目标也不算高,只要在100以内就可以对自己有个交代了,没想到爆得太离谱了。
原本只想打一场的,心里别扭和不服,于是决定今天再战佘山,企图找回自信,当然也略作小结,告诫自己要理智地打球,不再盲目进攻。今天天气更好,不过发现旗位已有改动,难度下降了一点点,可果岭球道越加硬朗,但有了前一天的锻炼,无论是长草、沙坑和果岭上的表现都好了很多,挥杆也顺畅不少。
18洞下来94杆,这是我正常的水平,平时都在90上下嘛。抓了两个PAR,其中一个5杆洞错失短推的小鸟,要知道昨天同一个洞可是两落水啊。
终于找回了自信,尤其在原汁原味的职业大赛的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