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子,跟很多植物不同的是被赋予了太多的文化意味。
这完全得益于中国古代画家、诗人对它的一往情深,虚心、高风亮节、不断向上,竹子在中国是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所以,中国人给予了竹子最深层的意义!
中国又是世界上生长竹子最多的地方,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竹子亦如此,中国南方的山水最适宜竹子的生长。
竹子在古代文人画家笔下就给人以洒脱、坚韧、超凡的气质,竹子的精、气、神更多的是深植于我们的心中,于是就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为此成千上万咏竹的美妙诗文被世人传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竹子更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几乎涉及到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而日本则是坐享其成,樱花之国的文人其实千百年来继承了中国文人的衣钵,但却是不一样的内心,他们更多注意的是行为的修炼,于是很多具有文化性的符号,都成为了装饰,由于长时间的积淀,使得这样的装饰也慢慢有了独特的气息,而日本人特别善于发掘利用这种气息,使之铸炼成东洋气质。竹子,在日本渐渐变成了“禅意”的象征符号,也赋予了有别于中国的文化内涵。可无论如何,竹子在日本不可能象中国那样具有人的内心的精神性!
西方人那就很难理解东方人的竹子情节,也许对于竹子的理解更多的是如何利用它的材质和功能,比如竹子是熊猫的食物等等。
最近西班牙倒是对竹子有些疯狂,这种疯狂是因为他们发现竹子是大型建筑很好的材料,也因此,在把竹子视为精神象征的中国,成了这种建材物质最大的出口商。
在西方人眼中,竹子只是一种材料而已,并且在现代建筑中还鲜有使用的,于是有些建筑设计师发现了竹子的特性,开始频繁地利用起来,尤其是西班牙。比如参加上海2010世博会的西班牙馆,就是以竹子为主要的材料,也许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既节省成本又很环保,毕竟在举办国采购当地的特产一定会便宜。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马德里机场设计中对竹子柔韧性的利用,堪称恰到好处,好像这次西班牙萨拉格萨“水”主题性世博会,也有竹子建筑的存在!
可无论如何,他们运用的竹子,远不如东方人那样具有诗意和精神性,到他们手中就变得很物质很形式了。所以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仍然有着别人不可比拟的精神内核,关键是要明白如何将这种优秀的精神赋予现代的生命,这是我们所要追求和努力的!
也是竹子的精神所在。
上海2010世博会的西班牙馆
马德里机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