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2008-09-04 15:24:34)
标签:

设计案例

杂谈

分类: 设计/图形
    上海大剧院10周年了,时光如梭。
    大剧院刚开业时,接受委托设计了标志、票子、票套、名片、信封、信纸和简单的折页,还有就是开业头两年的海报、节目册等等,而始终没有设计过整套的VI,其中的指示牌也是由当时的工程部委托一家4A广告公司设计的,现在看来已经太老旧了。
    后来大剧院自己有了附属与他们的广告公司,设计业务就自己消化了,也没办法,政府要求他们自负盈亏,该省的总要省,当然设计的质量可想而知。只有当有些重大剧目做不下来,或者演出方根本就不提供任何照片,才会再请我们设计,比如当时的音乐剧《悲惨世界》,广告公司设计的东西反复了好多次,老外都不满意,找我们设计后马上就通过了,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所以,断断续续一直在为大剧院服务。
    三、四年前,大剧院新的领导上任,对形象视觉有了新的要求,我们才又接受委托比较频繁地为大剧院设计东西。去年开始规划大剧院的VI项目,现在已接近尾声,正好趁着上海大剧院10周年之际,重新更换了指示系统,并已安装完毕,有了全新的视觉感受。
    通常设计师都很愿意并希望着做文化项目,因为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国际设计大师,都是借着那些成功的文化项目诸如海报扬名国际的,但实际情况国内和国外完全不同,一是对设计的认同感有巨大差异,二是审美意识的巨大落差,三是国外的文化机构基本都是政府补贴的,或是企业资助的,所以可以为理想而生存,对设计的要求也就不同了,他们可以是阳春白雪而不必理会下里巴人,正因为这样下里巴人的欣赏水平久而久之也就上去了。
    而国内的文化机构基本都自负盈亏企业化了,为了生存,原本的理想就会抛掷脑后,经济利益是第一位的,设计的海报也必须是通俗的,甚至可以是媚俗的,最后,牺牲的是文化的本身。
    所以,国内大的文化项目很少能诞生好的设计作品来,原因也在于此。
    有时候真是做文化项目还不如做商业项目,而且文化项目一般预算都比较低,设计师愿意做是因为喜欢文化本身!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过去的标识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剧院大堂内以前的立牌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设计和制作都不显精致的老标识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旧的标识不够明显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原先的指示牌制作都不统一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老的指示牌
上海大剧院10年,标识换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