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夜全家去上海大剧院听音乐会,这场音乐会应该说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因为乐团是举世闻名的纽约爱乐乐团,指挥是大师级的洛林·马泽尔。
说不能错过,更重要的原因是纽约爱乐乐团是历史上第一次访问上海,而洛林·马泽尔与纽约爱乐乐团的合约也将在年底到期,所以,由洛林·马泽尔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会从此可能就是绝版了。
也许,在过往那些被颇受好评的唱片中,纽约爱乐乐团的演奏总让人想起托斯卡尼尼、伯恩斯坦,马泽尔是在2002年担任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而我在十年前曾经很疯狂地收藏经典音乐CD,现在大绝大部分CD都是那个时候购买的,其中也有马泽尔的作品,但那时他还没有和纽约爱乐乐团合作。在我的印象当中,马泽尔的指挥风格比较中庸,没有太鲜明的特色。十年之前还有很多大师,所以马泽尔就不是最红的指挥,但不管怎么说,他早就是一名指挥大家了。尤其现在几乎已是一个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大师的时代,而伪大师却到处泛滥,因此,马泽尔更让人感到具有权威感和值得让人尊敬!
我们听的是第二场,演奏的曲目跟第一场不同,也许因为考虑到中国元宵节的缘故,所选曲目相对都比较欢快。其中有罗西尼《丝梯》序曲、莫扎特《降E大调圆号协奏曲》(作品K417)以及勃拉姆斯《E小调第四交响曲》(作品98),其实演奏勃拉姆斯的作品在我看来有些不讨巧,因为他的作品不怎么好懂,很学术,也许是艺高人胆大,楞是把这部交响乐演奏得丝丝入扣、起伏转折、自如流畅,把原本不太好懂的音乐变得容易听了。而莫扎特《降E大调圆号协奏曲》的演奏,尽管圆号演奏家的无可挑剔,但我个人认为也许是马泽尔把平衡度掌握得太好的缘故,反而跟我所理解的莫扎特的风格有些不同,总感觉缺少了一些灵动。倒是返场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叫人神清气爽,或许这类作品经过无数次的演奏,根本不许要太多的提示,演奏者已经进入自由的境界,把心中内在的情感毫无障碍地表露了出来!
我注意到纽约爱乐乐团中,有将近四分之一的音乐家是东方人,而且清一色都是弦乐演奏者,女的又占其中的大部分,马泽尔原是拉小提琴出生,在弦乐的处理上更有其独到之处,纽约爱乐乐团的弦乐声音与其他优秀乐团之间还是非常不同的,完全有着他们自己的韵味。可管乐部分的演奏者中却没有一张东方面孔,也许真是东方人不太适合演奏管乐,所以国内的乐团到了管乐这块就是短腿!
尽管此次音乐会中演出的曲目中鲜有管乐施展技巧的空间,但在为数不多的表演中,还是让人感受到了纽约爱乐乐团的漂亮的管乐声音。
洛林·马泽尔和纽约爱乐乐团在元宵佳节的夜晚给我们带来了真正的音乐饕餮大餐,的确是一种难以忘怀的享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