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54470047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个人资料
王南方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0
博客访问:
168,213
关注人气:
258,066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1950年代孩子的幸福童年(组图)
(2020-02-09 10:09:31)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世界
1950年代孩子的幸福童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俱兴,全国都在积极的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建设高潮。对于生长在五十年代的少年儿童来说,被视为了“祖国的花朵”和“幸福的下一代”。国家给予了与旧社会截然不同的关怀,不但重视他们的教育和医疗,要求全社会重视对少年儿童的呵护和关怀。整个社会都在努力培养着“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为未来的国家建设培养着建设者。(沈阳第一机械制造厂工人新村里被母亲抱在怀里的孩子)
幼儿园里的孩子在接受口腔检查,防止蛀牙的出现。
上海市少年文化宫前的孩子们。上海市少年文化宫曾经是日本商人的豪宅,后来曾作为过英国人的夜总会以及侵华战争时期日本陆军军部。
武汉市国营第一棉纺厂的职工托儿所。当时里面的阿姨都很负责,她们都属于厂里的职工,可以说与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熟人。因此职工们把孩子送进托儿所都可以很放心的去工作。
这里解放前属于上海的贫民区,解放后原本泥泞的道路都铺上了石头。当时的孩子在碎石路上玩耍。
上海市邑庙区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正在课余时间玩泥巴。当时的孩子可以在休息的时候尽情的玩着自己的游戏。属于完全放养的一代。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职工幼儿园,里面有木马,摇船,攀爬器械等各种儿童游乐设施。当时这样的职工幼儿园在大型工厂里几乎是不可或驱动的标配。
在当时北京城里无论去哪个书店,都有专门的儿童刊物区,孩子们可以在那里免费阅读各种书籍。
人民文化宫曾经清王朝的太庙,解放后成为了劳动群众的文化生活的阵地。当时玩耍累的孩子,坐在数百年树龄的参天柏树下,在免费接待处喝水解渴。
北京幼儿园门口专门接送孩子的儿童专用三轮车。当时一个车厢内大约坐10个孩子。
北海公园内的少年之家,曾是北京城里孩子们校外生活的文化中心。
推荐阅读下面的文章:
有网瘾、厌学、早恋等问题的孩子找我们
京城出了一个揉眼大王
中国最有特色的网
中国少年特战兵训练营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官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正式更名(组图)
后一篇:
特殊时期特殊关爱(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