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大学生军训照,难得一见(组图)

标签:
文化历史名人明星 |
分类: 历史钩沉 |
民国时期的大学生军训照,难得一见(组图)
近代以来,几千年来“重文轻武”的传统教育受到了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武力冲击,洋务运动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口号,从器物着手,最先发展中国的近代实业与军事,并开设学堂传授西学。
http://m1.biz.itc.cn/pic/new/n/08/70/Img7157008_n.jpg
1894年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全国上下意识到“强兵尚武”的重要性。蔡锷第一个倡导了“军国民”的教育,培养具有“国魂”的国民,对国民进行军事训练。
http://m3.biz.itc.cn/pic/new/n/06/70/Img7157006_n.jpg
1902年,蒋百里发表《军国民教育》一文,明确提出军国民教育的实施应通过学校教育,训练学生行军、射靶、击剑、野外演习等能力。清政府于1906年终于颁布《教育要旨》,把尚武教育正式列入教育宗旨,正式颁布学校军训的的办法。
http://m2.biz.itc.cn/pic/new/n/05/70/Img7157005_n.jpg
国民政府在1931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高中以上学校加紧军事教育的通令》。希望通过军事训练,“锻炼学生身心涵养、纪律、服从、负责、耐劳诸观念,提高国民献身殉国之精神,以增进国防之能力。”
http://m1.biz.itc.cn/pic/new/n/04/70/Img7157004_n.jpg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特别是1928年“济南惨案”发生后,外辱之下军国民教育思潮再起。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教育部与训练总监部会定修正高中以上学校军事教育方案》。
http://m4.biz.itc.cn/pic/new/n/03/70/Img7157003_n.jpg
一战结束后,受国际思潮影响,教育界认为德国的战败是“公理战胜强权”的结果,不再强调军事训练了。1922的《壬戌学制》取消了军国民教育,学校军训随之停滞。
http://m3.biz.itc.cn/pic/new/n/02/70/Img7157002_n.jpg
当时,所有大学、高中等学校的男生均应以军事教育为必修科目,每年暑假进行连续三周的军训,教官则由陆军学校毕业生担任。
http://m2.biz.itc.cn/pic/new/n/01/70/Img7157001_n.jpg
训练项目包括传授军事学识的技能和培养优良德性及生活习惯,前者包括学科和术科。学科有步兵操典、野外勤务、射击教范、防空常识、战车常识、卫生急救等。术科有徒手教练、持枪教练、测图实施、弹药射击、夜间演习等等。
http://m1.biz.itc.cn/pic/new/n/00/70/Img7157000_n.jpg
培养优良德性及生活习惯是通过施用军事管理的办法,女生亦须在可能范围内斟酌施行,无论食宿、勤务、上课、出操、请假等,都有军队化的严格规定。
http://m4.biz.itc.cn/pic/new/n/99/69/Img7156999_n.jpg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统一的军训中断了,直到抗战胜利之后才重新开始。
http://m3.biz.itc.cn/pic/new/n/98/69/Img7156998_n.jpg
1935年1月,教育部发布通令:实施军训三个月,所有普通学科应一律提前结束,高中以上学生本年暑假仍照常举行暑假军训,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施学校集中军训。
http://m2.biz.itc.cn/pic/new/n/97/69/Img7156997_n.jpg
1933年,岭南大学军训照片。
前一篇: 难得一见的日本鬼子进村老照片(组图)
后一篇:民国时期妓女从业人员执照(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