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郭霁红
郭霁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196
  • 关注人气:4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晚、易中天和于丹

(2007-09-24 01:06:11)
标签:

娱乐/八卦

秋晚

易中天

于丹

 一个口播背后的故事
 
秋晚、易中天和于丹
 

    承德的秋天,夜比北京冷。

    承德的中秋,月和北京一样圆。

    一个白天加上半个夜晚的忙碌,奇怪的很,没有困意。秋晚直播在即,作为总导演,习惯了在一天忙碌之后,梳理一下已经过去一天的工作,大致规划一下即将到来一天的安排,类似读书时,一位勤学前辈传授的“过电影学习法”。正当倦意袭来时,不经意间发现天上的月亮,月明星暗,遥远的夜空好似泛出淡淡的蓝色光芒,纯净清澈。望着明月,突然觉得,关于秋天的记忆,我比别人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待,这责任与别人的团圆有关,这担待与别人关对中秋晚会的帮忙有关。

    这种责任和担待,在今年得到广电总局领导“请宣传司商中央电视台,给予支持力争把‘秋晚’打造成品牌”重要批示之后,更是感觉压力很大。

    接手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四年来,已经养成了一种工作惯性,忙完这一年,会迅速思考下一年的计划。

去年,刚刚结束的《海峡月。中华情》中秋晚会庆功晚会上,举起第一杯酒的时候,想起一个人,易中天老师,顺便下了个决心——2007年中秋的时候,定要把易中天老师请到中秋晚会的现场。

    我、中秋晚会与易中天老师,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到今天我不得不说一下,因为今年易中天老师没能如我当初定下决心那样,出现在中秋晚会的会场。

2004年,我接手的第一个中秋晚会,就增设了“嘉宾文化访谈”的固定环节,邀请近一两年文化界颇受关注的各界名人,聊一下中秋话题,谈一些文化话题。这个环节,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2006年,易中天老师,作为一位象牙塔里传道授业解惑的不问凡事的学者,因为央视的《百家讲坛》,因为《品三国》,更因为他的学识,他的思维,他的风度,他犀利能入木的口才,一度被媒体冠以明星学者的称号。无疑,2006年易中天老师,是文化界风口浪尖上的人物。

    恰好,2006年中秋晚会在易中天老师的家门口举行。所以,2006年中秋晚会的一次策划会上,讨论关于“嘉宾访谈”环节时,推荐了易中天老师,大家一致赞同。

    经过打听,我得知在易中天老师家中的阳台上,能遥望中秋晚会的主会场,于是联系他并登门拜访。

    开门见山表明来意之后,易中天老师有过推辞。多次阐述交流之后,终于答应作为访谈嘉宾出现在秋晚现场。

心甚喜之。

    最后,易中天老师还是没有能够出现在晚会的舞台上,即便前一天录制备播,他如约而至甚至被一根电线绊倒在后台,也以一句“好事多磨”的玩笑为剧组现场工作人员的失职开脱。

    一切都是偶然,易中天老师没上去年秋晚,我现在只能用这句话解释了。

中秋晚会与易中天老师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秋晚、易中天和于丹

 

    4月,2007年中秋晚会的第一次策划会上。剧组宣传统筹阎凯,神色紧张地出了一个主意,“今年的嘉宾访谈,我们何不把易中天老师和于丹老师一起邀请过来,两个老师口才学识相当,风度与气质匹配,干脆该环节让两位老师以相声的形式进行”。阎凯之所以神色紧张,我猜想他可能觉得这个建议在我眼里,有炒作嫌疑,会被我斥责。

    这次我没有斥责他,相反感谢他这个建议给我一些启示——今年的中秋晚会,嘉宾文化访谈环节,何不把易中天和于丹两位老师都邀请来?

至于形式吗,肯定不能采用阎凯的“相声”形式。

    随后,就安排工作人员与两位老师联系,得到的答复,不是很明确。

中间多次叮嘱工作人员去联系邀请两位老师,同样得到的答复不是很明确。

前几天,易中天老师终于明确答复,因为时间和其他种种原因,不能参加中秋晚会,并短信给工作人员,谦虚地向我和剧组全体人员表达了歉意。

    “非常感谢你们的深情厚谊,不过我是身不由己的人,估计多半去不了,请代我向诸位问好!”

    何来歉意,有歉意的是我们。

    而更让我感动的是,于丹老师给出明确不能参加的回答同时称,“我和易中天老师都很想上中秋晚会,但是因为时间原因,我们确实不能同时出现,前几天我和易中天老师在一起还在说起这个事情,比较遗憾,不过我已经答应出席《中华情》27日山东曲阜的晚会了”。

    感动之后,我姑且认为,不管两位老师来与不来,他们都与中秋晚会结下了缘分。

    但愿中秋结束之后,有机会与两位老师共叙这关于中秋缘份的故事。

行文自此,突然又想起白天中午的时候,媒体统筹阎凯风风火火地跑进办公室,“郭导,嘉宾访谈的环节怎么不见了?那和新浪的口播活动怎么办?是不是取消了?”

    看着他火急火燎的样子,想笑,但又不忍心,这些天,剧组的所有人都累得够呛,包括他。

    秋晚从04年我接手到今年已走过4个年头,今年更是得到广电总局领导重要批示,央视国际也特别为我们打造了一个“网络联盟”宣传方案,从25号早上10点开始到晚上24点,全天12个小时的“月光倾城”网络视频现场直播活动,播放从各地征集关于中秋主题的视频、歌曲、舞台剧等节目。新浪的“最能代表中秋佳节的文化符号”文化讨论话题(位置:新浪娱乐版《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专题)活动就是其中之一。今年的嘉宾文化访谈主题与内容,就是从新浪网博客专题中选取,怎么能取消这个环节呢?

    我想可能是阎凯忙糊涂了。

    夜深了,要休息了,保持一定的睡眠,明天忙起来才不至于如阎凯样,糊涂了!

秋晚、易中天和于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