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盘古多种名字的来龙去脉

(2023-10-04 17:00:12)

盘古多种名字的来龙去脉

首发2023-09-09 09:53·新史观及卫星考古

今早起来,遇有网友在微信询问盘古名字的来龙去脉,遂整理成文发表如下,内容基本是我个人几年来研究的成果:

允一一

华胥氏的时候基本还是是母系社会,由于母系社会的部族里面是没有成年男性的,作为女性,不管你在部族里还是社会上地位多高,要想生孕,正常是趁虚(墟)时找道士送子,所以中国人的年龄是从“虚”开始的。

而那个道士就是“公”,“公”有几个含义,其一,道士是公用的,只要供他软饭或供钱财,他就肯给你送子;其二,道士是男性的,这也是“公”;其三,找“公”是送子的正道,如果过后生育出来的是男婴就是“公子”,如果是女婴就是“公主”,“公”的字形是上八下厶。

但华胥氏是在雷泽履雷神大脚印怀上盘古,这不是“公”,所以生岀来盘古是“公”字的反写,“允”字是上厶下八,后来盘古成年,字号为“文”,“文”的原字是“攵”,加在“允”字下面,组成“夋”,这是盘古正式的名字,再加上“亻”字旁,这是“俊”,盘古的尊称,如果组词“帝俊”,则是帝王级的尊称,等到了盘古老年,他老人家还生出了一个“皴”字,可爱的老态龙钟了,不过这并不是他的正式的名字。

金一一

盘古岀生地在黑龙江省呼玛县呼玛诃支流的如舟河“基座山”,其至今仍是国家级的大型金矿矿山,呼玛河在“金山村”汇入黑龙江,实际上那一带号称中国的金冠,有大大小小的许多金矿,可能那里的“金沟河”就是北京天安门金水桥、金水河的原型,而“金山伯”这个名字也是来自于盘古。

文一一

“文”是盘古的字号,华夏是一个超大的部族联盟,最多一次会盟有近万部族参加的记录,部族太多,没有联盟统一造的名字,就分不清谁是谁谁,完全一窝蜂根本就无法运作,于是必须由联盟统一起名,这就是五千年时的造字。

刚开始是结绳造字,字由网线、网结、网眼来造,比如“X”、“爻”等,这样造出来的第一个比较成形的字就是一个网眼,或者叫一个网格,这是“攵”,山西“陶寺遗址”残存陶片上就是这个“攵”字,该字形整理后就是“文”。

这是华夏有意识造的第一个汉字,当然是给了盘古做“号”,这就是字号,“号”是“喊”的意思,上级呼叫就是喊“号”, 如果“号”的是你,就大声答“到!”,后来再加上部首偏旁,就更加一目了然地非常方便,比如,盘古的弟弟就叫“文二”,这是“齐”字,在齐齐哈尔,华夏进中原的山东之后成为东岳泰山天齐王,再后是“文三”,这是蚩尤的母亲“女修”。

上海“闵行”的“闵”的字形中的“文”也是盘古,虽然盘古并不是上海人,但盘古是真实地到过上海这一带,上海奉贤很多“泐”的地名就是最好的证明,他在浙江金华期间丢弃了“盘”的“皿”,最后可能逝于舟山的某个海岛的“龙王跳海湾”,所以这里被称为“舟山”,而“闵”是盘古的门的意思,湖南益阳有“益门村”,湖北荆州有“荆门”,都是同样的道理,福建的“闽”字从根本上来讲,应该是与蚩尤紧密相关的族系。

成——

过去一般说盘古的岀生地是“成纪”,但仔细想想其实不然,因为“成”是“成年”一词的减缩,“成纪”应该是成年的纪念,也有写做“成已”,“已”的字形在汉字的字形中岀现的数量极多,其基本都是相通的,包括在“范”字里的字形,“范”的字义应该是“盘古时漫流的大水”,其不同于径流的水,一般所说的史前大水,就应该是漫流状的。

伏羲——

“伏羲”这个名字是与三个妻子中的嫡妻“常曦”和另一个妻子“羲和”相关联的,不知道这个“伏”字的状况有多重,但这是进入了父系社会的标志,父系社会是对偶婚配,同样或相近的名字用字,表明了这是相互拥有固定关联的父系社会,另外请注意,“常曦”的“常”字原本应该是源于“尚姓”,“尚”字加上盘古“帝俊”称号的“帝”字下面的“巾”而合成为“常”字。

盘古——

盘古有可能是原来在部族里的惯称,“盘”字里面的“舟”明显是渔猎部族的意思,而且很可能是“赫哲族”,山东菏泽可能原来也是“赫哲族”曾经过那里,别看现在赫哲族现在只有五个乡镇,当年可能是是满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相通的大型河流,甚至包括整个东北及大半个内蒙古,包括西伯利亚、鄂霍次克海、库页岛、贝加尔湖、北冰洋岸边等地域。

盘古“盘”字的“皿”可能是与水相关的大型敞口容器的意思,“舟”与“皿”的字形组合,很可能就是渔猎部族联盟的意思,盘古是这个正处于最旺盛期的联盟最高首领,“古”字可能是具体的职位名称。

结语:

华夏盘古的这一段历史大约延续了100年,盘古从“九江八河主”轰轰烈烈的演化成“五洲四海神”,然后再一直传到我们现在。


(丁丁哥/20230909/完)

参考:

http://blog.sina.com.cn/gzdd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