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学,“又鸟”事关重大
在历史学,“又鸟”事关重大
刀郎的“又鸟”不管多么热火,其实通通都是娱乐圈的小事,而对于历史学来说,“又鸟”却是事关重大,因为其牵出了先是从黄帝在山东开始追杀蚩尤并进入山西,再到“王亥”在山西商灭夏建立“商朝”,再到周朝的应国,先在山西立国直至在周被灭的全过程的重要历史节点。
“又鸟”有两个版本,其一是“又鸟”,这是“鸡”,其二是“又隹”,这也是“鸡”,“难”的“隹”是“鸟”的原字,而这是古“应国”的国徽,“玉鹰”的“鹰”的字形既有“鸟”,也有“隹”,汉字很注重这个字形,字形相近的汉字还有:“膺、應、噟、軈、譍”以及“鹤、鸖、寉、靍、隺、靏、、、”等,这些字最初可能都与当时的一些国名想相关。
以下这只玉鹰,是在河南平顶山市滍阳岭挖出来的真实的“又鸟”:
在网上见到一份介绍“应国”的资料,其所含的要点触目惊心:
其一,“‘古应国’相关传说起源于黄帝时期的“应龙氏部落”,这个部落属商族,助黄帝打败蚩尤氏之后,定居山西”。
注:这段话之中,第一,明确了相关这段历史的纪年起点,是在黄帝打败蚩尤稍前开始的,这应该去到距今约近4700年左右;第二,黄帝在打败蚩尤之后,定居山西(运城)。
其二,“据史载,“应”在商代即已立国,最早的“应国”应该是由商代立国君王“王亥”所立,地点是在山西朔州应县。”
注:这符合商族在山西运城鸣条灭夏。
其三,由于与“应该”一词相关的“应部族”和“王亥”讲“唔该”的“亥部族”都明确是在山西,山西的商代历史非同小可,“亥”是商代立国,这是盘古与嫡妻常曦所生的12个女儿的最小妹,“应”是坐镇晋北朔州,明显非常强大。
其四,商族的“应”后来迁徙到河南鲁山县之“应乡”,商代时仍与商朝往来密切,至周武王灭商之后,商族的“应国”也随之被灭,周武王遂封其子“应叔”于“应侯国”故地。
注:即考古发现“邓公铜簋”的这一带,其可能是蚩尤族系的“邓姓”,跟很晚去到西藏的“僜人”有关,湖南也有很多“邓家”。
其五,“应国”在周代是姬姓诸侯国,“应”字本作“雁”,甲骨与金文像人旁有一鹰状形象,说明“应人”本是以“鹰”为图腾的商族部落。
其六,“滍阳岭”是蚩尤族系的地名,而从根本上讲,“应”是商族人的地名,“应”最后的地名可能是在湖北“应城市”。
其七,1987年开始在河南平顶山市“滍阳岭”开挖“应国墓地”,地址在新华区滍阳镇北滍村西边的“滍阳岭”上,“应国墓地”最早启用于两周时期,“应国墓地”共发掘了五百多座墓葬和一个马葬场,其中有八十多座两周墓葬和四百多座汉代墓葬。
结语:
真好,又挖掘出一大片重要的上古史认知内容,好像有点潦草,下次注意。
(丁丁哥/20230830/完)
参考:
http://blog.sina.com.cn/gzddg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