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年年有鱼”竟是超级“大鱼”

现在已知,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原点是在黑龙江流域,那里在接近最高纬度的地方,有一条原装的“盘古河”,有一个原装的“盘古镇”,说其原装,是因为那里有极古老的“十八站遗址”。
华夏先民的族属类型原本就是“渔猎”,而因为“渔猎”的“渔”需要每天乘“舟”,所以华夏第一人的“盘古”的名字,最突出的就是“舟”,再加下方可以装很多东西的“皿”字,“盘古”之名的释义根本就是“舟的联合体”。
是什么样的“鱼”会有能把“舟”聚集起来的吸引力呢?
相信每个人都看到过东北人在冰天雪地的冰面上捕鱼的场景,现场有那么多的鱼,有那么多的大鱼。
不过,现在可以告诉你,那“鱼”都不算什么,华夏先民这“鱼”的最高境界是“巨儒艮”!
什么是“巨儒艮”?
今年过年应该好好地都来认识“巨儒艮”。
说到“大鱼”,什么才是真的“大鱼”?无论什么“大鱼”都无法跟“巨儒艮”相比,“巨儒艮”普遍可以长到十米长,十吨重,一条就够三十多个人吃一个多月,而且比牛肉还更美味。
“巨儒艮”是“儒艮”物种的特大个体类别,一般“儒艮”约几百公斤体重,属于海洋哺乳动物,也叫“海牛”,是草食动物,完全无牙,以前主要生长在黑龙江出海口以外的海域,包括鄂霍茨克海及库页岛东海岸一带。
那时,华夏先人从黑龙江口进进出出,慢慢就发现了“巨儒艮”,并掌握了捕获的方法,“巨儒艮”动作缓慢(大概是跟“树懒”那样的感觉),而且还不知规避人类,所以尽可以放量捕捉。
因此,每到冬季就能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汇合的“街津口”形成固定的大鱼市场,其冰冻的三江可以通达极远,再加上这附近的“小南山遗址”还能制作“大玉璧”,这构成了华夏“玉器社会”的真正起因,“大玉璧”就是大额货币。
不过,不要以为“巨儒艮”只有经济影响力,“巨儒艮”实际上是后来孔子的“儒家”崇拜的对象,“巨儒艮”就是“儒家”的“儒”的出处。
另外,”巨儒艮“还是位高如”龙”,上古最早的时候,必须能够降龙才有立为“帝王”的资格,“帝”字下面的“巾”字就是“巨儒艮”的会意,“帝”字的释义根本就是“立巾为帝”。
“巨儒艮”的皮壳坚硬厚实,可以直接肚皮朝天地做成“龙舟”,这是之后华夏大迁徙时逢水行舟的根本保障,海兽皮船是华夏“盘古”的专利。
很可惜,1768年的时候“巨儒艮”被白人吃光绝种。
现在,除了“巨儒艮”已经绝种,只有几百斤重的“儒艮”也已经所剩无几,连动物园里也很少有条件饲养。
结语:
人类应该保护好“儒艮”物种,人类应该继续“年年有鱼”。
(丁丁哥/20230121/完)
参考:
http://blog.sina.com.cn/gzd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