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蚩尤”族属的追索纪事

“军都山山戎墓地”是在北京市北部荒凉的山区,遗址完全没有一般古代大墓的珠光宝气,其最突出的收获,也不过是一些规格杂乱的青铜短剑,这些情况在专业来看,可能毫不起眼,所以,全片极少有惊惊咋咋的画面,很可能只有我会突然间感觉眼睛一亮。
是什么使我会感觉眼睛一亮?
当然不是专业人员埋头于墓坑找寻的那些物件。
我所做的完全相反,我要抬头仰视高高的“军都山”。
我对考古的汉字线索有一种特别的敏感,我注意到“军都”可能是“军的都城”,而如果真是这样,“军”就可能是部族名,而顺着“军”字的痕迹在《中国地图》上追索,就可能会有惊人的收获。
于是,我开始用“军”字在《中国地图》上搜索,我早已习惯这样来搜索,《中国地图》是我最好的上古史史籍。
果然不出所料,有一条痕迹连线非常明显,其从黑龙江黑河市“瑷珲区”-吉林省“珲春市”-辽宁省“浑河”-山东“郓城县”-北京“军都山”-山西“运城市”。
这条痕迹与华夏发源于黑龙江是相吻合的,其发源地有“瑷珲区”,之后经吉林、辽宁进入山东,然后从菏泽的方向离开山东,再后黄帝与蚩尤拼杀于河北,等到北京的北部之后杀进了山西,最后在山西最南部的“运城”,终于将蚩尤各族系全部围住并杀死了蚩尤。
搜到这里,突然发现“运城”的“运”字的繁体字“運”也是有“軍”的字形,而山东菏泽的“郓城故城”就有“大运河”,这个“”运“字的繁体当然也是“軍”,这些更加支持蚩尤与“军”字的关联。
相关的搜索还发现,福建福州有一个“军门”的社区,这应是蚩尤另一南下分支所留的痕迹,蚩尤的祖源在东北“建州”,其族名是“建陀罗”,“福建”是最大的“建”的行政地名,另外,福建北入口的山上筑有一个巨大的“尤”字,足有几个足球场大小。
蚩尤在山西“运城”之后,很多余族长久在北方和西北生活,有时与其它部族混合活动,有时单独活动。
这首先是“吐谷浑”,据现在的研究推测,“吐”可能与“土族”及“藏族”相关,“谷”读为“yu4”,可能与“裕固族”有关,而“浑”应该就是蚩尤的支系。
另外,匈奴其实也是蚩尤的余族,其也叫“荤粥”,这还是有“軍”字。
河南洛阳挖出了“陆浑戎古墓”,而且,“洛阳”还有“陆浑山、陆浑关、陆浑水库”等等,这些同样都有“軍”字。
结语:
蚩尤的族属应该跟“軍”字有关。
(丁丁哥/20221105/完)
参考:
http://blog.sina.com.cn/gzd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