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嚈哒人”也是华夏的周朝封国去到西方

(2022-07-08 10:29:41)
无论谁想要关注华夏的“嚈哒人”,可能都得先从汉字的扫盲开始,“嚈哒”这两个字太复杂、太生僻、太少用到了,所以昨天我刚一接触,就直接选择了跳空和完全无视这个“嚈哒”。

扫盲(1):“嚈”yan4,为求好记,可靠拢“咽气”,其音和形都是与“厌”很近,与之字形相近的汉字远不止10个,比如:“猒、厭、黶、魘、檿、懕、饜、懨”,所以并不算稀有。

扫盲(2):“哒”da1,似多形声,为形容马蹄、机枪等声音;另为“哒人”,是古代中亚游牧部族;现在成为网络语言的后缀字,例如“萌萌哒”。

上网搜索发现:“嚈哒人(Hephthalite)”是古代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亦作Ephthalite,5~6世纪一再侵入萨珊(现为波斯)和笈多(现为印度),据史书记载,他们原来居住长城以北,称“滑国”,是中亚塞种人游牧民族与汉代大月氏人的后裔。

仔细看看“”的字形,其最中部的笔划清清楚楚就是“滑”字的“骨”字,所以,“嚈哒人”源于华夏的推测是很有把握的。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与华夏有超级深度的交往,是很难能在这么复杂的字形中占据中心位置,而且是成系列地占据,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只有“扎赉诺尔遗址”的“赉部族”能够成系列地影响汉字的造字,比如“耒”造出“耕、耘、耙”等字,及“麥”造出“麺、麬、麸”等字。

有“滑国”应该会有“滑姓”,周朝时候,周天子将自己的一个同姓王族分封到“滑(今河南滑县)”做伯,世称“滑伯”,“滑伯”建立了“滑国”,后来为晋国所灭,“滑伯”的后人就以国名作为姓氏,世代姓“滑”,“滑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京兆。

“滑”可能与彝族相关,也就是与蚩尤相关,在彝族的英雄史诗《戈阿楼》中记载:“戈阿楼”是诺苏彝人的首领,住在一个名叫“姬滑沱”的地方,那里的人民过着:“有吃大家吃,有穿大家穿,有住大家住,有玩大家玩”的快乐生活,后来“戈阿楼”带领人民开荒种地,挖到了一块宝石,族人们都欢天喜地。

彝族的“佉卢”是传入西方的“佉卢虱乸文”的造字者,其是参加了汉字的造字的,应该是他及其它相关族人具体地参与了“”字的造字,彝族造字好像有一种就是每个字都带“口”的偏旁部首的,就像本文的“嚈哒”,我自用的电脑就没有带“口”字的“嚈”,只有“厭”字。

也有这样介绍:“嚈哒国”,“大月氏”之种类也,亦曰“高车”之别种,其原出于塞北,自金山而南,在于阗之西,都“乌浒水”南二百余里,去长安一万一百里,其王都“拔底延城”,盖王舍城也(!),其城方十里余,多寺塔,皆饰以金,风俗与突厥略同。

一时如此强盛之“嚈哒人”到了其后的560年代也惨遭灭亡之命运,这是由于多年来受到新兴的强大突厥攻击所致。

这是华夏曾有大量部族进入西方的又一强大例证。


(丁丁哥/20220707/完)

参考:

http://blog.sina.com.cn/gzdd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