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燃油税是拉动内需的大敌
(2008-11-30 18:20:58)
标签:
燃油税拉动内需房产 |
就我国燃油税的即将出台,笔者写了“燃油税是拉动内需的大敌”,在评论中,看到大部分人还是属于明事理的,但是少数网友对此发出了抨击,有一网友评论说“当理性消费, 节能减排的理念建立以后, 更多的人会比以前更节俭, 更省钱. 作者一看就是个鼓励浪费, 鼓励污染的杂种”。我看了这评论以后,实在是对这位不是“杂种”的网友感到担心和可怜,如果说一个人天生弱智不可怕,但是被洗脑了后弱智那是最可怕的。
现在电视媒体专家们对燃油税出台的最强有力的支持说法就是燃油税的出台能让我们“理性消费,节能减排”。我的天哪,我感觉我们现在专家们的智商已经被金融风暴给吹低了(也许以前就不高),说话分析问题完全不用逻辑。中国人的收入和欧美国家来比是多少分之一?而中国人却享受着全世界几乎最高的油价和车价。在93号油卖到6元钱一升的时候,中国人还不知道对汽油的“理性消费?”,你当中国人荷包里的钱真的用不完?从油价冲向5元一升的时候(以下均以93号油为例),人们自驾车出游的次数已经在减少,购买小排量节油车的人群在增加,我们还需要在油价6元的时候出台一个燃油税来“教育”我们应该“理性消费,节能减排”,这种逻辑说服3岁小孩可能都难,居然有人还会相信!相信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不是“杂种”?
如果说燃油税的出台,伴随着我们这个国家占70%收费高速公路的停止收费,那汽油价格上涨到7元一升也不为过。以我经常走的上海到苏州为例:上海到苏州距离大概是130公里,耗油每百公里9升(我已经理性消费节能减排了,买的是日本车,我在爱国和节能减排中选择了节能减排),单程油消耗约为12升,按现在油价6元计就是72元,而过路费为40元,也就是说,高速公路费超过了油价的一半。哪怕我再省油,就算是开个QQ去苏州,这个过路费40元也省不掉。唯一的办法就是要么坐火车去,要么做大巴去,可大巴和火车到了苏州当地的交通还是要费用,所以,采用其他的交通工具并不见得便宜多少(无论你是出游还是公办)。于是,最“理性消费、节能减排”的办法就是那都不去,待在家里不动。这样的结果是省钱了,但是旅游是促进内需的一部分、商务活动也是促进内需的一部分,如果燃油税出台,我们唯一降低我们生活工作成本的办法就少玩玩,少出差、减少商务活动。这样的做法能拉动内需?
今天刚看到的消息,2007年,我国物流产值高达75万亿。燃油费用在物流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我无法计算这个75万亿中燃油成本占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燃油税开征,物流成本中燃油的费用将提高30-50%,这些成本自然会转嫁到下游和消费者头上,造成产品价格提高。这样的结果显然对拉动内需是非常不利的。
对燃油税的理解有一个误区:我们现在已经承受6元一升的油价很久了,证明我们可以承受这样的价格。如果燃油税开征的话,油价可能比6元只高几毛钱甚至还低于6元钱。要知道,全世界的油价已经下浮了60%,我们现在的油价已经比美国等西方国家高了许多,而别人的收入是我们的数倍,而且别人的高速公路是免费的!让我们本来收入就不是很高的国民,承受着世界上几乎是最高的油价,开着我们省吃俭用买来的汽车,开在全世界70%的收费公路上,我们还要面对几十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机,这合理吗。就算是合理,我们实在找不出一个理由证明燃油税的出台对我们这些老百姓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有什么好处!
这几年由于油价的上涨,汽车工业的利润已经收到压缩,汽车价格一降再降,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钢板生产厂家宝钢,现在生产的汽车钢板处于全面滞销状态。记得几年前就有专家放言说汽车的价格已经降到不能再降的地步了,但燃油税的出台,对大部分的汽车企业来说绝对不是利好,人们买车的意愿会大幅下降,汽车厂家要想生存下去,必须采取降价的方式保命。最后的结果可能会导致一批汽车厂家的破产和倒闭,这绝对不会是耸人听闻。这样的结果,是和拉动内需方针完全背道而驰的。
这几天在做梦,当有关部门讨论来讨论去,让中国的消费者把那些他们在140多美金一桶高位时接下的石油买完单后,由权威人士出来辟谣,说燃油税还不成熟,暂不征收等等。当然这样的结果可能是最好的。因为还有一种对老百姓来说比不出台燃油税更好的结果就是伴随着燃油税的出台,中国的高速公路停止收费,但是让中国的高速公路不收费的话,可能比早晨醒来看到一个活的外星人站在你身边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