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税开征,物业税也许也不远了
(2008-11-26 14:20:03)
标签:
燃油税物业税房产 |
燃油税真的要开征了。燃油税的开征理由一是和国际接轨,理由二是日益高涨的油价,我们应该节约能源!其实在我看来,除了国家现在缺钱和我们应该为那些在140元高价位上囤油的无知决策者们买单外,这两个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我们要看看燃油税在1998把年就已经放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为何拖到今天才开始实施?燃油税是地方的养路费改成国家的税收的一种征收税种,燃油税的开征会严重影响地方财政的收入,另外,1998年,中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投入时期,燃油税的征收,必然严重打击中国刚刚在襁褓之中的汽车工业,由于利益的分配不均,导致了燃油税的难产。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的汽车卖得比我们收入高几倍的欧美国家都要贵得多,其原因除了中国人把有车作为一种炫富的资本以外,高额的税赋也是车价相对高昂的主要原因。2007年,中国汽车工业的销售额近万亿,汽车销售所带来的相关产业链比如金融保险装潢和房地产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如果当时出台燃油税,对汽车工业的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因为,包括广本,通用、大众在内的几大汽车制造商,其小排量(1.3升以下)车的销售额不到10%,如果实施了燃油税,用油成本大幅度提高,必定对这几大汽车公司的销售额影响极大。那对于这些当时背负着重重的包袱的汽车制造厂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事实。而当时的汽车工业是我们国家扶持的重点企业,所以,燃油税不能顺利出台也是情理之中。
近2年来,国际油价一路高涨,中国的油价也紧随其后。93号汽油从2元多飙升到现在的6元多,政府好像感觉到了人们对忍受6元多的油价的还是可能的,于是,终于找到了出台燃油税的最好时机。
然而,如果没有经济危机,如果中国的经济仍然保持着高增长,以出台燃油税去跟所谓的国际接轨,让那些已经为中国汽车工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的汽车拥有者们继续为国家的税收多做些贡献的话,可能无可厚非。毕竟国富民强,老百姓有钱嘛。但是,现在的状况是面临着经济危机,老百姓手中的钱将越来越少,企业的成本越来越高,汽车工业销售额逐月下降,这时候你去和国际接轨,合适吗?不用做详细计算,征收燃油税后,绝大部分有车一族(包括企业用车)都将大幅增加用油费用,如果你真的和国际接轨,取消了所有收费公路(包括高速公路费和过桥费),那还说得过去。国税局某发言人说,燃油税征收能为国家增收近4600亿元每年,这些钱将都是在我们这些买了车被“ 套牢”一族上出。而因此产生的高昂油价会对汽车工业特别是那些大型的汽车工业雪上加霜。
由此我想到了物业税。这个税种和燃油税有着及其相似的地方。物业税迟迟不出台的原因也是为了房地产的所谓“健康发展”。物业税如何增收还没有个具体标准,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你房子越大,所需交的物业税会越高。这和小排量车比大排量车少交税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为何物业税迟迟不出台,我一直认为,物业税是平抑房价的最好手段。然而,和汽车工业一样,现在出台物业税对房地产公司的打击也是相当沉重的!
随着人们收入预期的大幅降低,房地产市场走向低迷的速度一点不会比汽车工业慢。房地产企业现在已经感觉到冬天的滋味了。尽管近2年来,国家发布了70/90政策,但是房地产商由于历史遗留的发展规划,90平米以下的楼盘占比例很小,物业税如果现在出台,必然也会对房产商已经销售严重不畅的现实雪上加霜。但是,从燃油税的情况来看,物业税的出台也不会太远了。
以前我们的地方政府对地方的投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卖地收入,可能我们已经把孙子辈的土地都卖完了。现在房地产市场低迷,发展商已经没有能力去拿地了,上海最近的几次土地拍卖都以大部分土地流标告终。那地方政府的钱那里来,地方政府没钱又拿什么来“拉动经济”、大搞基本建设、保证GDP增长?所以,最后到了合适的时机,这些钱必然会从那些已经买了房子人的身上出,这和那些买了车以后不得不交燃油税的情况一样。但是,和燃油税一样,出台物业税也将对现有的房地产市场造成相当大的打击。
燃油税也好,物业税也好,这两项税收的出台都会给国家增加巨额的税收,我们也知道,面对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我们的政府确实很缺钱,但是这类竭泽而渔的税收政策对实现拉动内需、保增长的目标都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