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最近整理稿子发现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地上掉了两张钱,一张一百,一张五十,问拣哪一张?答案两张一拣起来。“两张都是钱啊!”我笑了笑,“把能拿走的都拿走,利益最大化,肯定这样是最好的了。想着,我合上了书,突然想起以前看过得一个故事。
在美国,有一个叫捷克的男孩,从小反映就比较慢,从小患有小儿麻痹,使他的动作更比同龄人迟缓。为此他一直都是同学们取笑的对象。有一天,一个小朋友故意扔了两张钱在在面前,一张十美元,一张一美元,看他怎么办?结果捷克拣起一美元防在口袋里,对十美元的钞票视而不见,“傻子,标准的傻子。”看着自己的“杰作”,这个同学高兴的走了,然后四处跟别人说“捷克是个连钱也不认识的傻子”。
很多人不相信,也把钱扔到他面前,每次都能得到满意的答案。有的人看不下去了,对捷克说:“捷克,以后你把两个钱一起拣起来,或者拿大面额的。”“不。”捷克斩钉截铁的回答,“如果这样就在也没有人给我钱了。”
人有个天性,巴不得世界上的东西都归自己,结果往往是涸泽而渔,焚林而猎。自己断送了自己的前途。留下一点余地,放弃一点眼前的利益,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多。
前一篇:人类与烟草
后一篇:儿童表达九期专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