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梁羽生广陵剑悲剧武侠武侠小说 |
分类: 我的武侠江湖 |
——————————————————
导语
注定是悲剧的意思有二,其一是,《广陵剑》脱胎自《广陵曲》,且讲到这个历史,嵇康曲罢而死,陈石星自然同此;《广陵剑》是梁羽生天山系列衍生作品,虽则精彩,但难免缚手缚脚,无法超越他自己的名篇了。
一 定位
给《广陵剑》找个准确的定位。
我想,在梁羽生的全部作品中,《广陵剑》应该是属于中下而已。当然,单论篇幅,那反而是在前列的了。
与金庸相反,梁羽生的作品越长,质量,反而越不怎样。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如果将之放在整个武侠小说的历史中,包括“大陆新武侠”的一些作品在内,超越《广陵剑》的作品,会有很多的。
但是,由于特殊的原因,我们应该给予正确的评价和定位。
换句话说,虽然这部作品不算极好,但是,起码对于梁羽生,是有特殊意义的。
二 新鲜的地方
一定记住这个前提:梁羽生是广西人。
因而,第一个新鲜的地方是:这部书大量描绘了广西,尤其是桂林和阳朔的美景。不惜引经据典,甚至引进科学知识的解说,例如石钟乳的形成之类。遗憾的是这些描写除了显示了梁老热爱家乡,宣传家乡的热情之外,对文章的情节帮助其实不算很大,有的甚至有游离之感。
第二个新鲜的地方:炫博。这不是好的评价。但是,以我读过几乎所有梁老的作品的老读者来说,虽然很清楚梁老常常会在文章大肆引用诗词之类,但论数量和密度,此书几乎就是第一了。主人公陈石星是弹琴高手,另外几个绿叶,段剑平和葛南威也雅好音乐,因此记得大量诗词曲调,本无可厚非。但,未免太伤于密了,有的根本是不太必要的——虽然这种引用和渲染,确实增添了几分趣味和文味,但相对金庸的“化”,确实,嗯,还是生硬了些。
第三个新鲜地方:主人公之死。似乎是唯一的吧,正面主人公的死。其他的如厉胜男,虽然也死了,但是毕竟是比较反面的。哦,对了《女帝奇英传》的李逸也死了,巧的是都是中毒呢。但是且慢。个人读下来,觉得让陈石星的死,完全没有太大必要,情节上也有牵强的成分在。不过话说回来,既然是《广陵剑》,弹的是《广陵曲》,曲终人灭。不死不行。但,还是太牵强了些。
第四个新鲜地方:“此后如何,未来怎样”的游离。“天山系列”这么大,几乎都有联系的,每个情节上都会多少呼应一些。但是细考《广陵剑》,情节上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颇多。例如,厉抗天在《联剑风云录》里面的风头,何以至此急剧下降。再如,张丹枫与乔北冥到底是几十年前的斗争?年龄上似乎不对。而和霍天都的所谓师徒关系,更是有些莫名其妙。当然最重要的是,霍天都之后的天山派,怎么居然没有陈石星遗孀云瑚及其遗腹子的消息————这其实好理解,像《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这些作品,从年代虽在《广陵剑》之后,其实写作却早得很。
三 人物的光彩度
《广陵剑》有特出的人物么?陈石星是第一男主角,但观其形式,乃至武功,都是很幼稚的。例子有二,情感上居然想出让云瑚,政治上居然恐吓皇帝。太天真了些。此外,陈石星的武功独立性也真差,除了双剑合璧,几乎难到一流。云瑚呢?她的选择,是出于报恩还是?除了为迎合第一男主角与第一女主角必成伴侣外,很难说呢。杜素素还会吃醋,起码像个人。
其他人真的黯然。
那个方面的龙弟弟,连撑到底的资格都欠奉,为了篇幅,最后不得不拉出什么司空阔,柳树庄,完全是蛇足么。晕。
且做个点评:
陈石星:愧对张丹枫的关门弟子。
云瑚:你是怎么想通的?
葛南威:倒是至情至性呢!
杜素素:吃醋的女孩,是真心的女孩。
段剑平:真的那么容易放下?爵位,恋情——要知道,恋了多久啊!
韩芷:少女的心。
云浩,黑白摩诃:其死,与其盛名,颇难相副。
单超群/雷震岳/池梁:一群没头脑的莽汉,气派倒是不错,但,真是好人。
张丹枫:死得,好窝囊。
所谓方面人物,都不够分量。
四 梁老招牌情节管窥
1 有男青年,必配女青年。前面三对也就不说,巫秀花与刘铁柱虽然没交代结局,但都留在太湖水寨,呵呵。知道了吧。
2 过多插叙导致情节直接的芜杂。这主要指梁羽生比较长的小说。例如唐代的《慧剑心魔》,宋代的《狂侠天骄魔女》,《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瀚海雄风》等。明清的“天山系列“是梁羽生的代表,大多不错。《广陵剑》算是异数。这个小说里面插入的感情有陈石星——云瑚——段剑平——韩芷——葛南威——杜素素这条线。老辈的也有池梁——韩妻——韩遂,云浩——云夫人——龙什么光。此外还有陈石星与韩芷,云瑚与段剑平,云瑚与龙小子(名字竟记不起)等等。
如果有心,回看《七剑》,《萍踪侠影》《云海玉弓缘》等,会发现,真的简单得多,集中得多,也精彩得多。
3 民族大义。——————老实说,我现在再看动辄拿国家,民族来压制个人的作品就不爽。要命的是梁羽生从来强调爱憎分明,极少从容和通融。金庸和古龙就好些。————不过,梁羽生还好,基本多会和少数民族搞好关系,但胡汉对立的情绪未免太重,因而,有故意丑化而弱化反面人物的倾向。
4 喜欢引用和解释。诗词啦,科学知识啦,梁老都会引用,且喜欢做评析性的解说,有时候很契合,有时候却难免生硬。
5 不变的武功套路。新的东西永远威力大些。例如无名剑法或广陵剑,没写他多神奇,真的。但就是合璧的时候好用。还有”玄鸟划砂“这样的动作,几乎每个梁氏人物都会。不知道”新”在哪里?
结语
很夜了。
记得第一次看书时候,是五年级,寒假,追着人家门口去借,如乞丐,只是别人乞钱我讨书而已。归家,三兄弟并排坐在床上翻阅。觉得很好看。
而今对电脑大放厥词,实在是:
曾因慕名而倾倒,而今只剩妄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