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香情
(2022-07-09 15:56:40)
标签:
盐边县城三巴菇最美山珍亲情故乡情 |
分类: 随笔.散文 |
菌香情
那时家家户户做饭炒菜都烧柴,几乎家家户户的大人都要在星期天(那时只有星期天才能休息)到山上去捡柴。有一天我父母去山上捡柴时意外地捡到了三塘三巴菇(鸡枞菌),由于没有带东西装,父亲把穿在身上的背心脱了,在背心的肩带处打了个结,背心就成了一个大布袋。父母把捡来的三巴菇装了整整一布袋。回到家以后,父母亲兴奋地告诉我们捡到三巴菇的经过:在山上一处草丛中母亲先发现了一塘三巴菇,十几朵,伞盖刚刚打开,齐普普地站在草丛里。父母高兴又小心地一朵一朵地从泥土中刨出,当要捡完的时侯,父亲突然说,你看,三巴菇的顶尖都指着一个方向,不是说,三巴菇又叫三塘菇吗?我们在再顺着三巴菇指的方向找。果然父亲在不远处又找到一塘三巴菇,而且数量比第一塘还多些,接着母亲又在第二塘的不远处找到了第三塘三巴菇,数量比第二塘还多。捡到三巴菇带来的快乐和愉悦是没有用语言来描述的,总之,那天父母亲捡到的三巴菇比捡到的两背松木柴要高兴得多。
父母把开泛了的三巴菇拿来熬汤,没有开泛的菇菇就拿来炒。
记得熬汤的时侯,我在灶门前添柴烧火。母亲把锅里的水烧开以后,就把洗好的三巴菇倒进锅里,然后放了一点猪油,再放一把拍破了的大蒜,然后就叫我烧小火慢慢地熬。过了一会儿后,锅里的三巴菇汤就变白变稠了,像奶浆一样,香味溢出……我听到院子里就有人喊,张家的三巴菇做得好香啊!要请客哟!父亲说,来嘛!我按照母亲说的,添柴,小火慢慢地熬。锅里的三巴菇汤香味更加的浓郁,香味飘出了院子,飘到了街坊,溢满了小城……
这时我看到我最好的一个住在我家对门街上的小伙伴出现在家门口,我好奇地看着他问,你找我有事吗?他笑着说,没有事,我在街上就闻到你家的三巴菇香味了。
那年我十二岁,那种特别的菌香和菌香情深深地种在了我幼小的心灵里。以后,我每年都企昐着雨季的到来能早日品尝到世上最美味的山珍佳肴。随着年齡的增长,心灵里种下的菌香情也在增长,我对三巴菇的认知也丰富起来:我们盐边地处云南交界,气侯温和,雨季特征明显,山多山大,平地干热潮湿都是最适应三巴菇生长的地方。因此,出产的三巴菇种类最多,有白色的白三巴菇,有黄皮的黄三巴菇,灰色的灰三巴菇,有菌盖开花的花三巴菇,还有独脚菇,三塘菇,蒜头菇……其中质量最好的是灰色的三巴菇和蒜头菇。而毗邻的西昌出产的三巴菇个头小种类也少,唯有会理的三巴菇种类和盐边相当,旁边的华坪永仁的独脚菇多朵大但种类也偏少。
除菌中之王三巴菇以外,盐边还出产品种比较齐全的杂菌,主要有:牛干菌,松毛菌,青塘菇,黄腊伞,马皮包,老剥皮,鸡油菌,刷把菌,杠菌,奶浆菌等。我烹饪出来的刷把菌色香味俱全,鲜嫩爽口又香又脆,受到了到我家品尝所有食客的称赞,其中秘决是,先把刷把菌在开水里汆一下,再用清水清洗。有人问我,这也叫什么秘决?我说,汆了才洗得干净,才能去除涩味,这就是秘决。
我喜欢美食,喜欢食盐边的野生菌,为能够生活在盐边年年食到世上最鲜美最珍贵的山珍感到幸运和自豪!
后来我的儿子在成都生活,但依然企昐每年能品尝到盐边的野生菌。最开始,我在下午买好最好的三巴菇,然后立马开车赶到金江火车站的快件货运部发快件,价格不贵,一件二十元,第二天早上十点过,儿子到成都火车北站去取,三巴菇还非常新鲜。现在快递发达,我可以在当天下午发货,第二天下午快递就送到儿子的家了,晚上就能吃上盐边最时鲜的野生三巴菇。有次,儿子打电话给我说,现在真的是菌香飘万里了。我在想,这就是菌香情,它牵动的是亲情和故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