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余额存款利率同时从未财产财经 |
分类: 重点所在/东方早报 |
理财产品市场终于爆出问题。华夏银行上海一家分支机构代销的一款总额高达人民币1.4亿元的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据两位知情人士说,华夏银行卖的这款产品是北京通商国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2011年11月25日创造的,承诺年化收益率11%到13%(去年中国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不到4%)。知情人士说产品要求的最低投资额是人民币50万元,筹集的资金投入了四家公司。在这款一年期产品于今年11月25日到期时,通商国银无法向投资者还清款项。
这是一件引人注目的投资违约事件。最初,总部设在北京的华夏银行表示,该行从未批准过这款产品。华夏银行在一份公告中声称,责任应归于该行上海分行嘉定支行一名理财经理,此人擅自违反银行规定销售这款理财产品。而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说,华夏银行必须为这款理财产品承担一定责任。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正在调查此事。华夏银行涉事员工的家属则指责银行把该员工当成替罪羊。这名涉事员工已经不在华夏银行工作。
上述事件表明,中国监管机构所担心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事实。在银行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资银行不得不加大理财产品的销售力度,以此作为一个更具吸引力的高收益率产品来替代已经失去吸引力的储蓄账户。惠誉国际评级数据表明,截至今年9月底,此类理财产品余额达到约人民币12万亿元。年底前,此类理财产品余额可能超过人民币13万亿元(2011年年底为人民币8.5万亿元)。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末,中资银行平均每天发行100种新理财产品,流动性很高,大约四分之三的理财产品期限在六个月之内。根据惠誉分析,尽管理财产品规模占商业银行存款的比例为16%,水平不算高。但非国有商业银行这一比例要高得多且还在上升。与前些年不同,近期发行的理财产品主要来自非国有银行。2012年前九个月,理财产品发行量增加人民币3.5万亿元,其中85%以上是由非国有银行发行的,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农村商业银行。这些银行流动资产和存款基础都较为薄弱,使其更容易受理财产品还款问题影响。
中资银行发行规模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通过这一渠道获得的奖金规模越来越大,给银行业带来风险也越来越大。银行可以自行确定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而很多此类资产和负债都计入表外项目。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惠誉银行业分析师朱夏莲认为此次事件的问题类似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出现的问题。当时美国的银行将抵押贷款卖给客户,自身却不承担任何风险。同时,对华夏银行来说,问题是中资银行在用来自表外理财产品的资金发放贷款时,采用的风险标准是否同银行用自有资金发放贷款时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大面积违约,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信息不透明与风险控制问题可能放大整个金融体系的贷款和投资损失。我注意到,正是担心以上风险,中国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已经试图加强对来自正规银行渠道以外的信贷的监管,遏制高风险理财产品的过快增长。对处于信息弱势的投资者来说,需要了解通过出售理财产品所获得的部分资金被用于向高风险企业发放高利率贷款(这正是其高收益的来源)。既然银行自身对此类贷款所包含的风险避之不及,投资者又如何承受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