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香港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土地增值税预征上海市政府财经 |
分类: 上海地产画报 |
中央政府应该乐见上海市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的一项最新政策。该新政策限定上海家庭只能新购一套商品住房,同时还提高了土地增值税。这是被认为是房地产泡沫重灾区的上海遏制房价继续上涨势头的最新努力,其意在打击投机炒作和囤积土地的行为。当地政府宣称,该新政策立即生效。新政策具体规定了开发商需要缴纳的土地增值税预征税率将提高至2%-5%(现在是1%)。上海市政府同时称,计划今后5年新增保障性住房100万套。
上海并不是第一个发出限购令的中国内地城市。北京市政府早在4月30日出台“限购令”,规定同一家庭只能在京新购一套商品住房。上周,深圳跟进规定,深圳户籍居民家庭限购两套住房。近在九月底,同是众矢之的的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房价调控措施,包括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和提高首套房首付等。
对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不听招呼,不怕打压的能量早有分析,其实是针对经济维稳的国内境外大量便宜资金所致。病急乱投医,钱多乱投资。作为人民币资产,中国内地物业既得利率支持,又得汇率支持。低利率借贷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对一个爱好不动产又缺少其他投资渠道的投资者群体当然是额外的利好。
那么,当几个地方政府祭出最后一招,形势会不会突变?对短期房地产交易量的影响是一定的。问题是,瘦了楼市,可能肥了股市,瘦了境内住宅交易,可能肥了香港房价。上周三,香港恒生指数收报22880.41点,达到今年最高位。香港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如此兴奋,无非是料定Fed(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不久将会通过新一轮债券购买而重新采取定量宽松政策,货币供应再度放大。几乎与此同时,日本央行也宣布了类似计划,支出5万亿日圆购买政府国债、企业借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交易所买卖基金等。
自从所谓中国奇迹发生以来,每次Fed造成的过多流动性总会在香港找出路。因为存在北京对境外投资的限制,香港是境外投资者利用中国的经济增长获利最便捷的途径,何况,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汇率风险。即使现在Fed定量宽松措施还未实施,港元计价的资产已经成了香饽饽。其实,早在去年,香港金融管理局负责人陈德霖对热钱流入香港提出警告,小规模经济体一下子吃进这么多资金,风险很大。
热钱流入香港,股市吃香不在话下,香港当地的房地产市场怕又要热闹了。这次港股上涨,房地产类股跻身表现最佳之列就是信号。这让香港特区政府挺为难,因为治理房价也是他们的要务。香港人对房价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丝毫不亚于内地同胞。本来特区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已经令近期的房地产市场数据趋于缓和,民众情绪有所稳定。结果,华盛顿又要开闸放水,北京则筑堤防洪,市场里积蓄越来越多的资金,看来又要赴港自由行了。
理论上,流动资金过多总是可以通过增加高收益的投资品来解决,但中国内地的市场尚不发达。在目前全球低利率环境有意持续的情形下,现金充足的内地投资者恐怕又会对香港房地产产生更多需求。特区政府两面受敌,要应付这一轮资金流入绝非易事。说到底,强硬的抑制需求的政策免不了副作用,不可长期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