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序
陈序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273
  • 关注人气:53,5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经慷慨输血 现需积极进补

(2010-01-25 22:18:32)
标签:

证券

经济

资本充足率

中国银行业

财经

分类: 重点所在/东方早报

近来投资者关心的无非是比较宽松的政策能延续到何时,以及市场资金充裕程度,而现在,支持宽松政策和市场流动性的中国银行业开始为“输血”的副作用付出代价。

 

昨天,中国内地股市收盘走低。基准上证综合指数收盘跌1.1%,至3094.41点,银行股领跌。此次下跌,直接原因是中国银行上周末宣布融资计划。中国银行此次欲发行的新股规模不超过决议案获股东通过之日该行已发行A股或H股各自总面值的20%。按上周五收盘价,这意味着中国银行此次增发规模约为300亿美元。中国银行董事会已经批准了上述融资计划,股东预计将于3月份就此进行投票。

 

中国银行还计划发行至多400亿元人民币可转换为A股的债券。 知情人士在上周三透露,中国银行要求信贷部门停止发放新增贷款,因为自1 月份月初以来贷款增加过快。 德意志银行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银行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上向分析师表示,该行需要至多人民币790亿元的资本,以确保资本充足率维持在11.5%以上。该行在上周五另一份声明中说,为实现长期发展战略,顺应日趋严格的监管要求,中国银行需适时充实资本金。确实如此。

 

在中国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之所以将率先求助于股市融资,因为该行在去年上半年放贷特别起劲。当时中国银行新增贷款规模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8%,远高于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20%的贷款增幅。拼命放贷的结果是提高了该行在贷款市场的份额,其对价是资本充足率“健康状况”转弱。截至去年9月底,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1.63%,已经接近北京规定的11%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限,但比不上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均超过12%的资本充足率。

 

从去年中国银行业为经济两肋插刀的表现来看,中国银行应该只不过是放贷潮后第一家向市场融资,支撑资产负债表的银行。大规模信贷扩张政策终于显露其对银行业前景的负面影响。去年一年,中国银行业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高达9.59万亿元,这些资金确保了北京最后完成经济增长目标,帮助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8.7%。但中国银监业监管机构也很清楚,信贷扩张可能造成未来数年贷款质量下降,不良贷款风险。所以,北京一再要求各银行提高随着贷款增加而出现下滑的贷款拨备覆盖率。

 

2006年,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曾创下融资数百亿美元的筹资规模纪录。市场预计,2010年中国银行业可能再创筹资规模纪录。为保持贷款规模不硬着陆,估计中国商业银行今年还将继续贷出不少于7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即使现在资本金尚充足,很快就有可能产生扩充资本金的需求。

 

如果更多银行表示有融资需求,纷纷伸手向市场要钱,银行股可能继续下跌,因为投资者会担心银行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增资,更害怕这预示着银行确实身体虚弱,远期的不确定性加大。

 

去年银行慷慨为国输血,立了大功。而英雄终有一天也是要进补的。如果投资者爱国,不妨买入银行股,也献一次血。(此建议只抒感情,不负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