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经济财经高汤人民币汇率奥巴马美国 |
分类: 重点所在/东方早报 |
高汤在厨房熬着,看不见却一直在加热。它帮助一桌没味道的食材提味,举足轻重却不能解决饿肚子的根本问题。人民币汇率就是这样一锅高汤。奥巴马来中国,又到它一显身手的时候了。
周一,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下周在北京与中国官员会晤时,他将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周二,中国外交部呼吁美国关注自身的财政赤字问题,称美国的财政状况影响到了美元走势。这显然是暗示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源于美元的贬值趋势。外交部发言人重申了中国官方的外汇政策立场,称中国政府将继续推进汇率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并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
以上是老生常谈,一方面,美国敦促中国加大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作为美国最大债权国的中国婉言谢绝。不愿这么做,原因当然是为保住中国出口行业的宝贵生机。对立的立场不局限于两国政府部门。包括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及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最佳跟班——日本官员在内,西方集团都呼吁北京放任人民币兑美元升值。
IMF上周六称,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IMF在提交给G20(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的一份报告中发表了上述言论。这将给北京施加更大压力,试图迫使中国政府允许人民币兑其他主要货币升值。自2008年7月份以来,中国一直保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而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跟随美元下跌,从中期来看仍被严重低估。由于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将快于其他G20成员国,因此各方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日益升温。
华盛顿和持西方立场的人士都认定北京的人民币汇率政策造成了全球失衡和巨大的美国贸易逆差。虽然美国贸易逆差(即经常项目赤字)在衰退期间大幅减少,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西方政治家们担心经济失衡可能会再次加剧,资产泡沫将卷土重来。
然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过占美国全部贸易逆差的三分之一,美国的好胃口显然不是中国一家出口国造成的。人民币升值并不会使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收窄。假设人民币大幅升值,假设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更贵,美国消费者不会得到好处,其消费需求只会被进口商品更高的价格抑制而不是提振。
如今,美国国内已经找不到一家企业生产大部分种类的中国输美商品,“中国制造”变贵的结果是美国消费者在进口商品上付更多的钱。可想而知,代替中国商品的不是美国商品,而是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便宜的国家的商品。一个证据是从2005年到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21%,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不仅没有收缩,还扩大了。
正好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所说,短期外汇举措无法解决全球经济中的问题,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美国要管理好自己的财政赤字,中国要创造条件以降低储蓄率、扩大内需。
迫使中国让人民币升值以恢复世界经济平衡的做法是缘木求鱼。
站在纯正的自由贸易立场,国家不应该通过干预措施将本国货币汇率保持在低位,以提振本国出口行业。但正如保护主义无处不在,对本国货币汇率某种形式的干预也无处不在,毕竟哪个国家的工人都要混口饭吃。与贸易条件放宽、贸易壁垒消除等实际问题相比,汇率问题还是留着作高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