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经济卡布奇诺ipo中国 |
分类: 重点所在/东方早报 |
我们可能正面临一次卡布奇诺式的经济复苏,即三分之一浓缩咖啡、三分之一牛奶和三分之一泡沫。多数投资者觉得自己不会被一杯卡布奇诺灌醉。难说。
刚刚开锣的中国纳斯达克——中国创业板市场给所有人一个警告。昨天是中国创业板的第二个交易日,开盘后28只股票中有27只股票触及10%的日跌停板。而前一工作日,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首日交易都涨了一倍以上,较它们的IPO(首次公开募股)发行价涨了120%至226%,导致早盘开始后几小时内就先后被深交所暂停交易。
创业板甫一开张就显示了惊人震荡,除去市场本身风险高,投资者基数小,还另有玄机。一向,缺少投资品选项的中国内地投资者对企业IPO和新股上市怀有狂热的情绪。中国证券市场受到证券监管机构各种强力约束,包括对IPO节奏的人为控制。人为控制发行节奏使对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被积压。所以,当市场流动性充裕,新股发行都会遇到集中爆发的潮水般的需求。创业板在正式推出之前,就被延后了9个月。
问题是,在创业板市场中目睹流动性发威,是否也意味着新的风险正在积累?
中国的资产市场还在吃乐观情绪的红利。北京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加上宽松货币政策激励了投资者舒服地提高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受其提振,房地产市场和高风险股票今年以来表现不俗。Fed(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把基准利率压制在历史低位,听任美元贬值,推动美元走低,令股市投资者可以极低成本进行融资套利交易。
然而,市场应该已经听到紧缩政策的脚步。继澳大利亚和挪威近期上调利率后,退出经济刺激措施,重新收紧货币政策成为包括中国在内各大经济体的重要议事日程。现在,美国第三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折合成年率达到了3.5%,美元一味示弱的日子也快到头了。为提振经济注入市场的天量资金,不久将转为需要政策管理的对象。
资金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力,也是资产价格大幅上涨的祸首。早有分析师将美式的量化宽松政策同投资者风险偏好提高和股市走强联系起来。在中国内地,国有商业银行在本轮大规模信贷扩张中大显身手。而它的帮手无疑是流动性过剩。
一旦资产价格转而下行,可能出问题的市场除了股票,还有房地产。投资者对中国内地开发商发行新股的兴趣似已消退。上周,深圳房地产开发商卓越置业取消了其IPO计划。10月上市的5家房地产类股票也欲振乏力。
香港房地产市场被视为中国资产泡沫的晴雨表。受大量资金推动,前不久,香港房地产价格悄然回到了2007年水平。在香港,政府实际上控制了土地的价格。而且,房地产和银行类股占到恒生指数权重的一半以上。但像每一个依赖房地产业收入的政府一样,香港特区政府最担心的并不是价格飙升,而是价格逆转。此间报章断言,政府没有推出重大措施控制房地产市场上涨的计划。相反,政府更害怕房地产价格的暴跌。
我们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在中国看到的增长应该仍会持续。但这其中有多少是泡沫?没人知道政府计划如何及时有效地退出刺激政策,如何对付刺激资金制造的泡沫。在北京亮出政策收紧的底牌之前,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