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背靠最仁慈的管理层 最笨的投资者也能赢

(2008-01-15 00:02:23)
标签:

财经

评论

股市

股票

分类: 重点所在/东方早报
 

    在中国内地,资产价格泡沫不太容易破灭,因为破灭会伤害太多人(而且越来越多)。如同一个工作着的人不太容易被辞退,因为涉及劳动者权益保护。伦理判断始终干预着经济理性。从社会正义看,没有理由质疑此类干预的价值。而从此类干预形成的市场期待看,干预和干预者的良苦用心,都助长了非理性。非理性使泡沫更强大,甚至显得肆无忌惮。

    从去年的狂热至目前的温热,股市像一个逐渐长大懂事的儿子,退出草地中央的疯狂的恶作剧,回到父母身边,回到树荫下,一家人显得由衷地相互理解,含情脉脉。一瞬间,所有旁观者都深信,这就是他们可以持续久远的家庭生活。

    是么?

    在我作为旁观者的人生经验中,不到一分钟,那个男孩子又会从父母身边消失,一口气冲向某个令他们心潮澎湃的方向,满头汗水,大喊大叫,像一头幼兽。而引起这种突然变化的神秘激素,可能是一处不起眼的土丘,一个跑步经过的老头儿,或者,是时间本身。

    孩子有其不可思议处,市场亦然。对孩子和对市场的干预是试图用可理解的手段去调整不可思议的对象。不可思议不一定意味着较低的智力水平,也可能意味着无法想像的巨大规模。孩子可能有浩瀚的内心世界,市场可能有恒河沙数的名义投资者,他们的心理瞬息万变。

    除了对A股估值过高、企业收益增长减速、非流通股大量加入流通、流动性趋紧等因素的担心,市场人士对A股市场保持谨慎的主要理由是怕管理层下猛药,对付宏观经济。去年末,很多投行分析师曾向媒体表示,对于中国股民而言,今年将是更为严峻的一年。他们预计,中国政府很快将出台新一轮宏观调控措施,以抑制通胀和经济过热。

    他们只说出了自己看法的一半。另一半,他们不说。最好别人没发现。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管理层一定希望诸如此类的半吊子的看法能够改变投资者预期,至少使他们学会谨慎从事,不要动不动热昏了头。可惜,预期既容易掉头,也同样容易回到原来的方向。投资者并非一直在高烧中买进卖出。从储蓄搬家、踏足投资市场的第一分钟起,他们就凭理性闯荡江湖。他们小心翼翼地把脑袋拿下来,系在裤腰带上,按照某种投资理论亦步亦趋,直到发现别人的裤腰带上空空如也,脑袋好好地在脖子上谈笑风生。

    人人知道而聪明人不想说的另一半看法是:哦,原来不需要脑袋当担保。

    一直有人羡慕国外市场的理性程度,其实,都是从不理性走过来的。而今日投资者的理性程度也不见得比上世纪投资者的更高。在市场里制造理性的主要工具是恐惧。管理层不怕投资者跳楼,投资者就会步步谨慎。管理层怕投资者跳楼,投资者就争相去爬金茂大厦。

    投行和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内地证券市场常常不满,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在这里聪明人赚得不够多,甚至赚不到。为什么?

    因为此地有最仁慈的管理层,所以,最笨的投资者也能战胜市场。聪明人,拿平均奖就很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