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减税加息之后

(2007-07-21 07:24:40)
标签:

财经

评论

加息

分类: 重点所在/东方早报
 

    利息税减了,利息加了,距离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不到30个小时。那次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今年6月份CPI同比上涨4.4%,上半年达到3.2%,比去年同期增加1.9%。会后,多位经济学家向媒体表示,中国宏观经济趋向过热的特征十分明显,他们都在等紧缩政策。

    果然,国务院、央行第二天就出手了。我相信,这是胸有成竹之举。

    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加息对中国现实而言,是令利率稳步回归中性水平的必然选择。现行利率水平,实难对踊跃的投资热情施加有效的影响力。加息一方面直接作用于真实利率,在物价上涨时确保低收入群体的基本购买力;一方面可以控制货币总量增加的速度,影响投资者预期。当然,以此次27个基点的加息幅度,无法寄望其有效抑制过剩的流动性,让市场上的钱明显变少。因此,由流动性过剩引发的资产价格上升也不会就此止步。或以为半年来风生水起的楼市、股市会应声而歇,当是杞人之想。

    这是央行年内第三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上一次是在今年的5月19日。两个月两次小幅度加息,对致力于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改善国际收支失衡的央行来说,并不是轻松的决定。加息进一步缩小了人民币和美元的利差,可能令资本账户感受到热钱更大的压力。幸而,最近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专家认同适当加快升值的无害性,稍稍减轻了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多重的压力。

    减利息税作为一项财政政策,更多的意义在于还利于民,顺便托一把央行,不必过分强调其与加息的等效作用。通过向全国人大申请授权到国务院下令减税的事实表明,目前看来,把这部分钱留在居民手中,比上缴财政重新分配更有利于经济和社会民生的稳定。

    昨天的两项政策,是对上半年经济形势的即时反应。两者对维护物价水平,保持老百姓购买力有实质性的正面作用,对稳定市场预期是一种积极表态。货币政策的效果至少要看三至六个月以后,财政政策也不可能见血封喉。任何对政策效果过头的预期都会令市场反应过激,造成投资者无谓损失。这才是政策后果最难预料之处。还好,有两天时间可以从容消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