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序
陈序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273
  • 关注人气:53,5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其等“绿色GDP” 不如留下买路钱

(2007-07-19 12:30:53)
标签:

财经

评论

分类: 重点所在/东方早报
 

    在国家统计局能够正确核算(或者说建立某个有科学依据和公信力的标准)“绿色GDP”之前,企业、地方政府还能维持多久“竭泽而渔”的经济发展模式?算不出来。

    现在,全球对中国是一个低价格产品输出国有共识。其实,出自中国的所有低价格产品生产链上的每一环,都没有计入环境成本。水,电力,排污……维持所谓“世界工厂”的日常运作造成了环境恶化,而损失显然没有让最终消费者承担。当一个美国人在超级市场里为孩子们挑选圣诞礼物时,好玩、干净和made in china的低价都是促成购买决定的要素。这些特点,尤其是最后一项,完全不会让他联想到礼物在从原料开采到最后包装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干净、不好玩和昂贵。

    总有人指责中国通过操纵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产品提供“隐性补贴”,也不断有媒体揭露个别企业通过强迫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减少工人劳动保护对外贸商品提供“血汗补贴”,不管“隐性补贴”的理论是否成立,也不管“血汗补贴”的细节如何惊人,其数量都远远比不上不计环境成本对低价格产品提供的补贴。

    十年前,环境成本在大多数地方还是现在对将来欠下的债务,被迫承担损失的人大部分还没有出生。现在,越来越多的短期债务侵蚀了环境清偿长期债务的能力,使它们看起来更像是永远不能复生的坏账。

    相当一段时间,社会舆论希望“绿色GDP”能够有效阻止经济活动带来的环境加速恶化趋势。然而,要正确核算“绿色GDP”,需要对治理污染的费用和资源消耗的成本定价。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这两项定价的标准难于统一。因此,截至目前,全世界仍然没有一个公认成功的“绿色GDP”评价体系。而中国的基础统计工作尚未完善,进行“绿色GDP”这类开创性的工作困难更多。

    关于“绿色GDP”,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的最新表态是,因为国际上现在还没有这个意义上的GDP核算标准,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采取这样的核算方式,所以还不能够公布这些数据或者真正进行价值量的核算。他没有提到任何具体的时间表,只是说要本着严谨、科学、慎重的态度继续研究、探索。这令海外媒体猜测,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可能不再公布“绿色GDP”。

    我以为,与其寄望于“绿色GDP”的研究制定有突破性进展,中央应该施行让企业直接感受到环境成本的政策,也就是让污染生产者为自己行为的外部性埋一部分单。此山不是你开,此树不是你栽,过路付点钱是应该的。一定程度上,新一轮资源税调整即可发挥这方面作用。当然,真正刺痛企业、地方政府,使其改变生产行为、投资行为,这一项支出必须大到足以影响其预期盈利和市场估值。通胀压力和股市波动都不是姑息的理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