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肇东站百年站房平移工程开始了

(2012-10-23 23:44:22)
标签:

肇东站平移

分类: 中东铁路历史建筑

文/摄  曾一智

    今天早上忽然接到一个肇东当地居民的短信,说肇东站站房今天开始平移,10点钟剪彩。
    看看手机,已经9点多了,给肇东文管所赵所长打电话,他说已经退休一年半了,对此一无所知。又拨通肇东文管所办公室电话,证实确有此事。
    急忙出门打出租车往火车站跑。就这样也还是晚了,只好买10:14发车的火车票,赶往肇东。路上给郑琦老师打电话,他也不知此事。呵呵,最应该到现场的两个人都没得到通知。
    2008年11月,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高速铁路工程启动,我在启动之前开始做中东铁路沿线历史建筑的调查,并在《黑龙江日报》“今日点击”版发专栏。2009年2月3日,《独一无二的百年肇东站亟待保护》(附后)一文发表了。2009年3月6日,向国家文物局领导寄交了《关于整体保护“中东铁路”沿线历史建筑群的紧急建议》。3月9日,我得到了通知:单霁翔局长已给我的建议书做了批示。

http://s13/mw690/4ac20ab6hccbba3bea18c&690
http://s6/mw690/4ac20ab6hccbba4fdfc25&690

http://s6/mw690/4ac20ab6hccbbd56f69b5&690
肇东站百年站房原状

   此后,我又一次次来肇东,还跟文保志愿者们一起多次来这里拍摄。最重要的一次是中东铁路历史研究专家郑琦老师为我们现场讲述。以后跟肇东市文管所的所长和三普队员一起,踏查了肇东段几个站区的中东铁路历史建筑。后来都纳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范围。
    2010年两会期间,单霁翔委员提案整体保护中东铁路历史建筑。国家文物局令四省区(辽吉黑内蒙)将中东铁路历史建筑整体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但是到了2010年下半年,坏消息接踵而至。已经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的大庆辖区的泰康站百年石头站房被铁路部门强行推平,对青山、庙台子、烟筒屯等百年站房陆续拆除。于是再向国家文物局递交建议书。很快,国家文物局派来了督察司的工作人员,经现场调查后,给铁道部致函要求保护不可移动文物,并与我省文物部门落实了5处建筑平移等保护措施。
    平移纳入日程了。
    我明白,这是文物部门不得已而为之的抗争,跟铁老大虎口夺食般为文物争回一点活路。不然就都跟泰康站等文物一样拆平了事了。但没有为此感到开心,因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位置也是其历史价值的组成部分,把站房挪到广场上还有什么意义?再说怎么可能原汁原味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文物建筑挪走?地下室怎么办?只能放弃。
    火车又启动了,从霁虹桥穿过,又开始经过一个个熟悉的车站,站台上原本像老朋友一样如约迎接我的老房子都不见了。一个个桥墩像毒蘑菇般渐渐在扎龙湿地、龙凤湿地、宋站草原以及被拆毁的文物尸骸上生长出来了。我在火车上望着沿途扑面而来的毒蘑菇,在心里祭奠那些死去的老建筑。
    到了肇东,剪彩仪式早就结束了。这个时刻没有记录下来,记录老房子的生生死死的过程少了一个环节。不过也无所谓了。

    老站房披红戴绿满身标语,最有特色的木质雨搭不见了,像是一个人的脸部被削平了。据说是文物部门提前切割下来拿走了,等平移结束再安回去。老房子从地面部分切割,整体加固,在一个个铁滚上往前缓慢地移动,留下来的墙基已经和房子分离了。
    各种角度拍照。现场技术人员过来打招呼,说是已经在微博里加我关注了,以后还要跟我联系。还指给我看他们搭的一个铁架子,可以整体拍摄到平移现场。
    我的拍照其实是一个告别仪式。买了返回哈尔滨的车票,到站台上最后一次拍摄老站房。下次再来,就不会在这里看到我的老朋友了。

http://s13/mw690/4ac20ab6hccbbab45899c&690

http://s16/mw690/4ac20ab6hccbbacca990f&690
http://s2/mw690/4ac20ab6hccbbae490601&690
http://s13/mw690/4ac20ab6hccbbafa1ffec&690
http://s14/mw690/4ac20ab6hccbbb0acdb7d&690
http://s14/mw690/4ac20ab6hccbbb1e2df6d&690

独一无二的百年肇东站亟待保护

2009年2月3日  黑龙江日报

文/摄 本报记者曾一智

    来到肇东火车站,第一眼就会发现建于1901年的站舍的建筑设计十分独特,对称的两个木结构雨搭和精雕细刻的俄式老虎窗、烟囱都很精美,加上以中东铁路百年钢轨修建的天桥,使人下车即在站台上逐一观赏,以致流连忘返,不忍离去。中东铁路沿线的一些车站的建筑设计往往根据其等级而相同或者大同小异,如安达站就是典型的二等、三等站舍的建筑形制,但记者发现肇东车站并未与其他车站重复。因此,记者多次来到这里调查,除了要等待最理想的光源拍摄到满意的图片,也为了要解决心中的疑惑。
    据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东铁路历史研究专家郑琦介绍,肇东站是中东铁路时期的五等站,原名满沟站。根据史志记载,肇东县原在昌五城,1937年12月3日,伪县公署由昌五城迁至满沟站,1940年满沟街改名肇东街。至于何时改为肇东站,志书没有记载,根据日伪时期铁路史料分析,满沟站改名肇东站应在解放后。
   记者向郑琦求证:中东铁路沿线现存早期历史建筑是否还有与肇东车站相同的?郑琦回答,肇东车站的建筑设计的确很独特,在现存的中东铁路沿线历史建筑中为仅有的一座。郑琦说,中东铁路初创时期的铁路建设是严格按照等级来修建的,作为五等站的满沟站站舍按理说不应该有这么大的规模和这么独特的设计,从车站周边现存按照等级建设的配置设施就可以看出,肇东站当年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小站。因此,肇东站的修建历史始终是一个未解之谜,有待于各方的努力查证。
     记者在肇东车站周边探寻数次,发现历史建筑只剩寥寥数座。除了车站之外,建于1901年的车务段二层楼已于近年接建为四层楼,还有一个建于1901年的规模不大的卫生所和日伪时期的水塔,以及几座建于1901年和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铁路职工住宅。这些历史建筑大多数依然保存原有风貌。以百年钢轨修建的铁路跨线天桥的立柱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到中东铁路的俄文缩写字母“КВЖД”,站内天桥立柱上也可看到日伪时期钢轨的标记。这些公用建筑和住宅的修建年代是记者在哈尔滨铁路局房产段肇东分段的房产技术台账上面一一查阅到的,肇东房产分段段长荆宝祥还为我查阅了百年站舍的使用面积,并确认该建筑没有接建。
    如今,哈尔滨至齐齐哈尔城际铁路的设计方案也将经过肇东站,因此,对于这个中东铁路沿线独一无二的百年站舍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