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全网传媒
全网传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891
  • 关注人气:1,0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修好了“老爷车”

(2006-11-04 14:42:24)
分类: 人在他乡
我修好了“老爷车”
(生命如花一样绚烂)
 
   写下这个标题,很想看到了解我底细的好友,比如慧的笑掉大牙的愉快表情,自打大学起就喜欢听她连成一片的爽朗的笑声,怎么也学不会,那是有底气和内力的那种,我只有听和欣赏的份儿。

   说自己“乌鸦嘴”是有来历的,最近的例证就是随便一个标题都要惹出祸来,比如昨天的“二进姚餐厅”,就这“二进”害得急匆匆跑来的朋友们第一次就进不来(打不开网页),至今也弄不懂是我蓄意了标题还是标题蓄意了我们。总之不管我的“二进”跟朋友的“二进”有怎样内涵上的区别,但在结局上殊途同归了一起。

   要说起“乌鸦嘴”可能又要自成一篇了,还是回来说我的“老爷车”,刚刚说我的“乌鸦嘴” 已见惯不经,而对老公的,还是第一次显灵,上周六他在看报“汽车专栏”,随口就说出,“还是给你换辆车吧——”最近老公一直想换车,被我阻止了好多次,因为车是漂亮,那价格也更漂亮,虽说这里买车都付按揭,但我们还不是那种富得有闲钱一定要去换车的,何况,这“老爷车”跟我征战多年,虽被我害得遍体鳞伤,但精气神还不错,并且我开着没啥心理负担,反正已那么多擦挂,再多一道伤疤也无所谓了,并且每一道伤疤也是成长的经历和经验的获取,留在车身上倒也像了我的一个个“杰作”,何况挣脱了很多顾及和自责的开车就是自由的开车了,这是我的开车理论。凡事图个自在,是我现在的心态,真要拿个好车给我开了,一定开出我的无限心理负担来。把这些想法无数次阐述给老公听了,他也理解,但忽然说了一句“不过还是该换了,不定什么时候就出毛病”,是啊,自打来美国,我最羡慕两种职业,医生和修车的,因为在这里自己的身体和车是最不能出问题的,在这两方面我都深有体会的,钱花了不少不说,还不能解决多大问题,而这里的人工费又是贵得出奇的了,记得4年前买下这辆97年的丰田“花冠”(Toyota Corolla)时,就换了许多部件,其中最贵的就是“timing belt”,其材料费顶多值70、80块钱吧,人工费就将近它的十倍,真是换得我心跳不已,但有经验的朋友坚持让我们最好换,否则等到像他的那样坏了,要花上千块修了,换就换吧,这几年,这“老爷车”基本争气,还没有出过什么大问题(说这话的同时,让我敲敲木头“knock the wood”学习老美的忌讳的习惯,有些像我们“老中”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之后就打下自己的嘴,或给自己的嘴贴白条一个道理吧),但大大小小零零总总花在修车上的费用估计也够买辆旧车了吧,但还是舍不得换,出了自在的心态,还有恋旧的心态,要知道当初买这辆车时也是被逼无奈,车是挣钱的工具啊,那时老公还在一边学习一边打工,送外卖已送坏掉一辆车了,当时他是开着租来的车四处寻找要买的车,最后对这辆“老爷车”一见钟情,风风雨雨它陪我们走过来了,并且当初还是我亲自跟随老公租来的车在狂野的高速上开回来的,(要知道我是多么的惧怕高速,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主动上的)“老爷车”是我们一路走来的见证,一把心酸泪,满纸荒唐言,唯有“老爷车”最能了解了。如果可能我愿它永远陪伴着我,对它也像对待坚贞的爱情一样古典。

   要不是就在老公说了那句话的第二天,老爷车就亮起了“check engine”(检查引擎)的灯,我的古典还将继续下去,直到地老天荒。

   那灯一亮,我就怨恨老公头天的“乌鸦嘴”了,还最怨恨自己居然也忘了敲敲木头,我这个彻底唯心主义者看着橘黄的灯一直亮着,心就一直紧紧的悬着,像一贯虔诚的人有天忽然忘记了祈祷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想到上一次这个灯亮起时,是在三年前的一个暑假雨后的下午,我正开在去接儿子的路上,灯亮了,引擎也发出怪异的声响,车还抖动不已,还好没有熄火在路边,那时运气还算好,直耐到开到一家美国修车店“Fire Stone”去检查,后来知道凡美国的修车店都“黑”得要命,什么都不做,就用仪器检查一下,就是将近一百,要修又得好几百,后来还是懂修车的朋友介绍去一家柬埔寨人开的店,才花了比美国店便宜许多的价格修好了,也花去了将近400块。从那以后,我知道了,旧车怕雨,像人老了怕天气变化一样。一直感谢我曾经的餐馆打工经历,把出国比做“洋插队”是再确切不过的了,尤其对我这个曾经风花雪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来说,上天下海地改造一下是很有必要的,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最得意的就是“修车”。

   我们的外卖司机Steve是个修车高手,那辆1982年的手动的本田“更老爷”赛车只有他能驾驭,就算开到引擎燃烧,车都被拖回来了,他硬有本事将它起死回生地修活,对此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初也是受益匪浅,遇到技术难题就请教他,后来也摸清我这“老爷车”的脾气,知道该在那些地方伺候周到,原来连车盖都不知道怎样打开的我,后来可以想开就开,时常检查一下“老爷车”的身体状况,缺啥补啥,车子像一个人体,按照我那位修车高手Steve的观点,他将旧车比做老女人,上了岁数,全身关节就不灵动了,得时常润滑一下,我的“老爷车”的方向盘油总是漏,要换得花一百多,他跟我讲没必要花这个钱,只要感觉方向盘僵硬,声音怪异了加油就成,还有刹车油,冷凝剂什么都同理,我谨记了他的教诲,这么多年来把“老爷车”还是伺候得服服帖帖的,虽说加油的频率现在越来越频繁,但至少我知道什么时候加。直到这次莫名其妙地亮起灯来,老公后来倒劝我了,“人家Faiz的老奔驰的检查引擎的灯一直亮了5年”,的确,发现我们这个“老印”朋友的车这灯一直亮着还开得好好的,Faiz跟我讲了,老车就这样,有时是“感应器”坏了,胡乱报警。

    于是我又心安理得地开了一周,每天看着橘黄的灯亮在我眼前,总想做点什么,今天是个好天气,有修车的心情,因为即将出门,收拾光鲜后,便系上围裙出去修车了,当我把车盖打开,装备灌油的时候,见一邻居回来,他用十分异样但明显是惊诧的眼神在瞧我了,我很得意,“是的,我会修”,就像回答他投来的疑问的眼神。老毛病治好后,我在想要不要补点“冷凝剂”,上次换机油的时候,修车店的人给我说了我的车该修的毛病,其中就说到一定要抽出(drain out)旧的“冷凝剂”,再换新的,我没有工具当然不能自己抽,于是想试试就直接加,有新鲜的血液加进去,总比没有好,看你“检查引擎”的灯还亮不亮,于是就死马当活马医了,按“冷凝剂”的说明如法炮制地加了,没有听从那个修车人的建议,总觉得美国店都小题大做,只为赚钱(其实也不是这样,他们是很有安全意识),反正修不好,再换车不迟,但我总得试试。
我修好了“老爷车”
(今天是个好天气,红霉也绚烂)

    把所有我认为该补的营养都补足了,开上我的“老爷车”车门了,照例我的出门都是多重任务,拟好要完成的使命的单子,兜了一大圈后,感觉车是顺溜了,但那橘黄的灯还亮着,我也无可奈何了,尽人事,听天命吧,我做了我该做的,你喜欢亮就亮着呗!

   晚上,送了儿子去学拳,回来路上,觉得好像我的车里少了什么,先没反应过来,后来,哦,是橘黄的灯——“检查引擎”的灯终于灭了,哈哈,是真的么,我没做梦吧,再瞪大眼睛瞧,还是找不见,真的没有了,“我修好了车?!”狂喜,本来下午照了我喜欢的“海格”(Haggard)图书馆和绚烂的花的照片,想写些有关文学或生命或季节的抒情的题材,被这灯一灭,倒燃起了想写生活琐事的念头,就有了这写实的一篇,也算是对美国日常生活的真实补充,免得国内的朋友都以为我们活在天堂。其实水深火热的日子要写估计也可以成为一部长篇。

    “我修好了车”说完这句,记着“敲敲木头”(Knock the wood),因为真的还想“老爷车”陪我实现坚贞爱情的古典。真心祝愿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老当益壮,老马识途,人老还童,童心未泯,哦哦,还有什么吉言,赶紧从我乌鸦嘴里一并说出来——
 
                      2006年11月4日0:32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作菜如同写作
后一篇:古井传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