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NASA的科学家们到一家棒子开的洗浴中心做韩国按摩,邻池的一个东方人可看到科学家们在享受高丽最舒服足疗的时候还是一脸愁容,于是关心的问他为何如此神不守舍,科学家说为什么航天器如此难以找到。
这时,这个东方人随手拿过一个乌黑的东西来,说试试这个,科学家们如获至宝,那回去,第二天就把宇航员送到了月球上去了。
那这个乌黑的东西究竟什么呢,原来这个东西就是传说中的牛皮,那个东方人不停的吹这个乌黑的东西,直到把阿明斯特朗送到月球上去。”
这是刚刚看了mitbbs网站上的〈让你知道大韩民族的伟大〉看后被作者归谬的黑色幽默逗得实在不行了,还好几周前才从休斯顿的NASA宇航中心回来,一直还欠着这章没有写,正好有些照片可以发,仔细看了看,想了想,除了印象当中有一个日本裔的宇航员外,好像没有发现韩国的蛛丝马迹,不过,人家韩国人的意思可是“精神”重要啊,精神影响了你,只是你不觉。估计我自己不定也是韩国人,既然咱伟大的孔夫子都是韩国人的话,反正现在提倡“全球化”了嘛,应该确切说“全球韩国化”比较正确一些。不是说地球是个“地球村”了吗,那个村长就是韩国人。
本来写休斯顿的NASA宇航中心这一章,我想以第一个上月球的阿明斯特朗的话来引出休斯顿的独一无二,因为它是阿明斯特朗登上月球后说的第一个词语,这是个唯一在另一个星球上被提及的地球上的名字啊。
在那里说不出话,除了折服人类的聪明智慧,除了惊叹敬畏外,不想多言语。现在也只发些照片来跟大家分享吧——

(其貌不扬的外观,我们从Galveston钓完螃蟹回到这里,正好10:05分,中心10点对外开放,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大厅里,儿子还带着钓完螃蟹后的风霜,刚刚在黎明的海边冻坏了,他还不肯脱下手套呢!)

(里面有许多这样供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航天航空知识的“游戏机”)

(也来过过宇航员的瘾!,儿子头上戴的耳机是游览航天中心的“语音导游系统”,根据提示在不同的地方按相应的数字按钮就可听到解说词,可选择不同语言,但现在还没有中文的)

(大厅一侧的展厅,介绍宇航服及其材料,及其他金属等知识。)

(介绍“生存的材料——衣物”,左边是铁环串成的铠甲)

(比较各种矿物质不同的重力,也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又一个“寓教于乐”的例子。)

(有关“生存知识”的展厅)

(大厅里悬挂的巨大的“劳力士”)

(登上月球的模拟塑像)

(火箭)

(模拟宇航员太空行走)

(登月仓模型)

(月球上的一块石头,由许多地球上不存在的元素构成,摸上去冰凉的)
(从月球上带回来的石头,后面是试验室)
(第一块也是唯一一块上过月球的手表——omega“欧米加”)
(模拟宇航员在太空舱里的生活——盥洗、睡觉)
(在太空舱里工作)
(这个“人”不停在里面打转,让参观者感受宇航员在太空舱里失重的情形)
(宇航员的特制的鞋及压缩食品)
(宇航服)
(登月车模型)
(模拟火箭发射,儿子玩得正起劲)
(发射成功了!
这个介绍宇航知识的展厅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太阳系各星球的不同比重的比较,参观者可以在这里称自己在不同星球上的重量,面前配有与自己体重增加或减少相应的“哈哈镜”,爱苗条的人最好选择比重较小的星球,比如“火星”Mars“水星”Mercury这样的行星,我在那里才相当于40多磅哦,比现在儿子的体重还轻一半,当然若是月球上我连20磅都没有了,顶多就一个大西瓜那么重吧,哈哈!当然,若是在“木星”Jupiter上那就惨了,是个200多磅的大胖子了。)
(儿子在玩失重的游戏,这个领域重力很轻,所有气球都浮在空中,像生活在月球)
(宇航中心太大了,我们坐在观光车上四处游览都要花1个多小时,若是游完全部要花上至少5个多小时吧。这是坐在观光车tram上拍的装有液体氮气的储存罐。
其它重要地方包括火箭发射控制中心和训练宇航员的模拟太空舱都拍花了,没法贴出来)
(这是“宇航公园”,我们赶时间就没有下车去里面玩了。)
因为休斯顿的朋友还有另一批朋友这时打电话说已到了,所以我们得赶回去跟他们会合,在宇航中心就比较走马观花了,但还是印象深刻。下篇将介绍休斯顿的姚(明)餐厅,先预告了,写完才算完成了我拖了许久的〈休斯顿之行〉,今天也多愧“地球村村长”韩国人了,才逼出了以上的图片,看了半天,想了半天,怎么还是觉得跟韩国人不沾边?
但是也不排除,有天经韩国人仔细考证,月球或将来会上去的火星什么的上面的第一个文字或脚印是他们韩国祖先的呢?
2006年10月28日23:51分
相关文章:
《他日屈原姓金,西施姓朴——中国的文化将由韩国监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