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限合伙基金目前最受青睐

(2011-03-14 22:18:04)
标签:

基金

股票

分类: 学习与思考
    合伙企业中的合伙人被分为两类: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依法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依法对合伙企业债务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实践中,一种结合资本与智力的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应运而生———即拥有财力但不参与经营管理者作为有限合伙人投入99%的资金,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者作为普通合伙人只投入1%的资金,二者共同组成以有限合伙为组织形式的投资机构。这种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较好地避免了公司制私募股权基金的上述不利之处。

    比如,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决定投资企业后,投资人可以有一个拨付资金的时限,在此时限内,投资者向基金拨付资金,再由基金向企业进行投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资金闲置的问题。另外,根据规定有限合伙人虽然投入99%的资金,但只能分得80%左右的利润,基金管理人作为普通合伙人虽然只投入1%的资金,但能分得20%左右的利润,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激励机制明显比较强。

   再如,从税收角度来看,《合伙企业法》第六条规定,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国家有关税收规定,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财税[2008]159号文件规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合伙企业分配给所有合伙人的所得和企业当年留存的所得)采取“先分后税”的原则,且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业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这就避免了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出现的重复征税问题。

    鉴于上述原因,2007年以后成立的私募股权基金大多采取了有限合伙的形式。应该说,有限合伙制的私募股权基金税负较低是众多投资人选择这种形式的主要原因。但是,《合伙企业法》修订后,税收法规只跟进出台了财税[2008]159号文件,许多具体问题仍需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明确。

    第一,法人合伙人投资收益是否免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那么,作为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的法人投资者,其从被投资的居民企业分回的股息收入可作为免税收入吗?目前并无定论。

    第二,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人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税率如何确定?财税[2008]159号文件只规定合伙企业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并没有明确自然人作为有限合伙人或普通合伙人在适用税率上有无差异。导致各地方制定了不同的规定,如北京、上海、天津三地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规定就不一致。

    第三,普通合伙人工资纳税的问题。作为基金管理者的普通合伙人每年可从基金中取得2%左右的管理费用于日常开支,包括租金、办公设施花销、差旅费、以及管理人员在投资期的工资等。这些支出可以列为有限合伙企业的经营成本。不过,根据财税[2008]65号文件的规定,合伙企业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24000元/年(2000元/月),超过部分要调增应纳税所得并入企业生产经营所得,然后将生产经营所得按“先分后税”原则,各合伙人分别纳税。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工资所得本应由普通合伙人纳税,现在却将部分所得转嫁到了有限合伙人和法人合伙人身上。

    第四,证券开户引起的税收问题。2009年底证监会修订后的《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规定,中国合伙企业可以开立证券账户,也就是合伙企业可以自己的名义在股票市场上进行交易。根据财税字[1998]61号文件规定从1997年1月1日起,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财税[2005]102号文件规定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现行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那么,作为合伙人的自然人投资者可否享受上述优惠?目前并无相关政策进行明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