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窦骁-快让我在青春上撒点野

(2015-10-24 16:18:49)
标签:

时尚

图片

娱乐

分类: 作品集
           窦骁以文艺片出道。

他脸上的宁静是种难得的气质,内敛、忧郁又充满青春乍现的光彩。从星光熠熠的电影学院里挖掘到那张沉静面庞的,必然是双穿透力极强的慧眼。
演员是一种不断打破自我、重塑自我的行业。窦骁的角色,逐渐从那些泛黄照片的年代延伸出去,在大银幕上千变万化起来。
穿越题材、青春题材、战争题材……他今年给人的惊喜愈加增多。他已经从那个山楂树下单薄的白衣少年的影子里挣脱出来,在各种不同的角色里有血有肉地锤炼人生。
“就现在,现在是我最为自在的时候。”他伸展双臂,踌躇满志。

影棚里,有人放着《山楂树之恋》的插曲,一首接一首。

你很难将那些美丽、轻盈又忧伤的旋律和眼前那个眼睛里藏着些狡黠、慵懒地恶作剧的男孩子联系起来。

“窦骁,鞋底别露出来!”他听到指令后得意洋洋绷出一款芭蕾的脚尖,然后对着整理头发走向的化妆师,毕恭毕敬又悄无声息地从上到下将对方的外套扣子一颗颗弄乱。大家被他弄得啼笑皆非,国外长大的孩子身上特有的充满不羁的调皮捣蛋惹人爱,也实在滑稽。

http://img2.moko.cc/users/0/36/10924/post/5e/img2_src_10942417.jpg


从他身上很难看到他演过的角色,那种青春洋溢,让他如水滴般透澈。

窦骁的作品中,厚重的居多。所以在他今年琳琅满目的成绩当中,他认定了张猛导演的喜剧《一切都好》为得意之选,他在里面的角色是一个忽悠,音容笑貌充满着老北京胡同的抑扬顿挫。这是他演艺生涯以来最接地气的一次尝试,是他接受过的角色中不可承受之轻。

“熟能生巧的技巧、感同身受的走心,它们碰撞出演员内心的节奏起伏,我从这部戏里学到这点,非常棒。”谈起演戏,他脸上的调皮忽然变成了一股专注的热诚。

谷子作品《窦骁-快让我再青春上撒点野》


谷子作品《窦骁-快让我再青春上撒点野》




“那时候班里流传一句话,叫作 ‘拿香蕉,给窦骁’,在我房间的窗台上,总是摆着一排香蕉。” 直到考上电影学院开始上课之时,窦骁也仍旧相信,手上英国TONY&GUY发型设计学院的录取通知是自己随时可以更改轨道的有力后盾。 他有一对永远支持儿女个人意愿的父母,虽然在他们的心目中,发型设计师和天桥底下剃头的师傅没什么区别,但他们仍旧投了支持票——当窦骁高中毕业在美发机构做了30小时社工,决定将此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之时。 他们确认了一次,就好像孩子小时候向他确认是否真的要学冰球。答复仍旧很肯定,于是他们又同意了。 后来,窦骁想要回国试试考电影学院,在8000多名学生里争取23个入取名额时,他的父母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当然,他们也不觉得演员比发型师听上去更棒。窦骁得到了两份入学通知,内心纠结地总结出了一条逻辑:去试试比较难以预测的那个,胸有成竹的一条路用作没有成绩时的转折。这条逻辑奠定了他在电影学院时的主要心态——平和。 他在这种平和中“超凡脱俗”地规律度日,健身、买菜、做饭、上课。 他的同学很少在热闹处遇到他,北影旁边有个健身房,他不在健身房,就在去往那里的路上。后来,他剪头发的手艺逐渐传播出去,男孩们女孩们拿着健身者大量食用的香蕉来找他,再带着利落的发型回去。长此以往,他宿舍的窗台上总是排满了香蕉。 十岁就移民加拿大的窦骁,回国时算是留学生,中文口音带着温埠华人的粤语腔调。他的某些个人习惯也充满着华人移民式的传统。他在破破烂烂的宿舍房间里设了一座小小的佛堂,香炉上面是一张护了贝的地藏王菩萨小画像,没事儿点支香静静打坐。他甚至到现在也会写一些古体诗,从手机里翻出来给我们看,我们想要记录时又被他羞涩地抢了回去,他说:“这些还没有在网上发表。”


“我们像是一株新的常青藤或者爬山虎,张艺谋导演就是藤蔓两边的柱条,只要我们走偏,就会想到他那时候的精益求精。” 当年的退路离窦骁越来越远,他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员。窦骁演戏时极为较真儿,他可塑的弹性空间非常大,这让他极为推崇那些永不会一条即过、能把他“逼疯”的导演。 和张艺谋的第一次合作给窦骁立下了一个标杆,那是一种对待艺术的高度尊重,它潜移默化地被导演种在他脑海里,像是常青藤一路上行的笔直高架。在导演的口中,演戏没有对错,只有内心体验的节奏、表达方式之分。他教会他如何通过走心,使一个曾经在冰球场上横冲直撞的海归少年活在了另一时代内敛而艰涩的感情里,他的精益求精成就了无比真实的故事,催人从内心潸然泪下。霍建起、阿诺、张猛……窦骁庆幸自己一直都在遇到标准极高的导演,积累着他的收获与自信。 采访两天前,在《天国地狱》的片场,窦骁有一场戏,他看着自己的小孩被日兵在电网上活生生电死,缓缓积累情绪,在瞬间爆发。但在旁边拉着他阻止他上前的群演们一直不在状态。窦骁开始教他们如何调节呼吸表现出悲愤时的汹涌,向他们说明准备角色并没什么丢脸。后来,他终于用了自己的方式。“我会为角色牺牲一切代价,我对导演说还需要一点时间,然后让五个群演轮流和我摔跤,抓起一个脚一绊‘啪’地摔到地上。他们吓了一跳,等五个人都摔完大家都喘了起来。我连忙喊道‘准备开机’!” 窦骁对于肯在镜头之外下功夫的演员推崇备至,他以极大的热情向我们描绘阿德里安·布洛迪如何在《天将雄师》中拍一场从悬崖落下之后的独白时,先连续跑了半个小时,又在开机前真的搭了一米多高的台子,跳下来之后又沿着山坡下滚,再站起身来喘息着说完台词的往事。“这是我坚信的事情,演员绝对需要感情铺垫。人最难改掉的是习惯,你如何把自己塑造成另外一个人,这需要足够的铺垫。”他说。

http://img2.moko.cc/users/0/36/10924/post/7f/img2_src_10942423.jpg


“你低头看到的是雪,抬头看到的是云。苍茫之中,你只有看好你脚底下,一步一个脚印,踩进自己的心里去。”
在这种精益求精的自觉里,窦骁不断打破框框,再重建自我。他手舞足蹈地回忆那些令他尊敬的演员们,手臂上成片的伤疤跟着晃动。在《破风》中,饰演单车手的他每天拍摄12个小时以上,在五六十公里时速、一百多号骑手的车群中演绎角色,并保证自己不被车群吞噬。手与腿都伤到血肉模糊,这是演员的热血,是韧力,是他口中的“王者的霸气”。
在这一切心力的搏斗之后,他想做的,是净化——
“忙了一整年,该休假了。我爬过云南的哈巴雪山,以后想去爬爬珠峰。”
雪山。一片苍茫之中,变化的,是自然无常。

http://img2.moko.cc/users/0/36/10924/post/11/img2_src_10942424.jpg


窦骁说,在雪山上,眼睛看的不是外面,而是在往里面看,看自己的内心,用内心去调节那份坚持和毅力。他会想起,他从来都没有选择简单的路,他的人生没有捷径,没有过对别人的模仿。他想起父母说过,男孩子吃苦是一种历练,他没退缩过。
于是他行走,攀爬,在面前的白茫茫一片上印下自己的脚印,在呼吸声里听内心的声音。
像是他一直都在逼迫自己不要放弃一样。


策划/刘岩 文/陈默 服装编辑/李佳宁 助理编辑/崔寅 艺人统筹/娄静 摄影师/谷子(谷仓摄影机构) 发型&妆容/安喆 后期:彭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