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屋盘古王祖石屋庙
盘古石屋庙<唐木华>
盘古大王,洪圣大王.唐华木之神位,

在广东罗定市太平镇双角村下双角村山上,有这么一个盘古开天劈地时期形成的天然石屋,从石壁底凹陷进去一个一人多高、可以遮风避雨的小地方,真是别有洞天!
双龙擎天

抬头一看,岩洞空悬着两条石龙栩栩如生、上下翻转、活灵活现。据村民介绍:一条叫“上水龙”,一条叫“下水龙”,只不过“下水龙”在日本侵华战争中,被日本人破坏掉。那时,倭寇找不到村庄,抓不到人,来到山上,看到天然石龙,奇怪非凡,就把它搞坏了。

这石龙到底是花岗岩、石灰岩,是溶洞、钟乳石,还是其它石材,有待地质专家鉴定。
滴水石穿
石壁上方像水帘洞顶,据村民反应:以前有山泉流下来,(在这几年天旱了才没有泉水滴下来,)以至下面地面石头上被水流冲击成一个凹洞,成了一个石臼,真是滴水穿石!{石臼也是天然形成的},在下雨天后会有一段时间滴水的,不过,记者来到这里几天,刚好没有下雨,看不到滴水到石臼的景色,很是失望。但是看到接过滴水的水桶留的乳白色水积怎么洗也洗不干净,这水一定含有如石灰一样的某种化学物质。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岩壁最上面有树木,以前还有一个榕树,因为遮天蔽日,村民也想把庙堂扩宽就把枝干它砍掉了。这是记者感到遗憾的,很可惜。山顶上有一颗树像要连根拔起掉下来,不过就是不会掉下来,绝妙,惊而不险,不禁让人惊奇。石壁顶还有几个小洞,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也是一景。记者建议村民把山泉水引入其中一个洞,这样常年累月都可以看到滴水石穿的奇观了。
石屋祖庙

我走进里面,说是里面,其实地方也不大不深不高,大概几平方而已。望着千奇百怪的石窟,不禁浮想联翩。说是庙宇,不像庙宇,因为庙并不高;说是岩洞,不像岩洞,因为洞并不长;说是石窟,不像石窟,因为窟并不大;说是山崖,也不是,因为崖并不深;只是凹进去一个小地方而已。

从立庙开始至今村民管这叫石屋祖庙吧,因为在立庙后有个远道而来的庙祝在这里看庙的,当时庙里还有一个大生钟。大生钟只要一撞敲,在庙宇下面好几个村庄都可以听得到钟声的!在文革破四旧时,外村人举报这个庙在搞迷信,致使大生钟被人抬走了,目前不知下落。
“出米洞”传说
妙就妙在,这里可以遮蔽风雨,可以在这里生活。据说岩壁右下方有个“出米洞”。这是个老掉牙的传说,福建、广东各地都有类似的故事。米从洞口每天流出来一次,刚好够一个人吃一天。天天有自来米,好极了。不用耕种,也有饭吃。那时真是有水有米,自给自足,快活如神仙。好事不常久,后来有个贪心人,这个不知天高地厚、不知足的家伙,嫌出米太少,就想把“出米洞”挖大,这样就可以出来多点米可以带回家去,结果天不遂人愿,不但挖不成,而且此洞就从此不再出米了。这只是传说而已,告诫人们别太贪心,贪婪就没有好结果,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只贪一点就变成贫穷,有贪念就真的会一无所有,前功尽弃。现在还可以看到石壁上的出米洞。
神仙灵位
在洞窟,村民在最里面安置几个神仙,供众信徒顶礼膜拜,祈求平安。左边是《荷仙姑》之神位,右边就是《唐华木》之神位。据老一辈的老人所说,《唐华木》是隔壁村的一个神医,悬湖济世,生前为人治病,无不起死回生,药到病除。在他升天前,所有知道神医唐华木的人们都想把神医的样貌画下来,但总没有机会刻画出来。终于有一天,村子里有一人生病把神医唐华木请来治病,人们这才有机会把神医《唐华木》的样子刻画出来,不过,这次治病回去后第三天,他也自己生病了。《唐华木》是生病死的,他临死前告诉家人,不需要在家里放他的神主牌位,说他要升天成仙了,要把他的金身安置在山上这个洞窟里受人间香火。《唐华木》死后,人们就把他的样子刻雕出来当成神仙拜祭。村民告诉记者,《唐华木》他的后代子孙,现在还住在下面的某个村庄里,每年都来这里祭拜他。
这里的神仙应有尽有,如观音菩萨、土地公、财神爷……等等,难怪村民异口同声说这里很灵验,来到都要对神仙烧香磕拜的。村民还把好几个可以放音乐的彩灯挂插在树上、石壁缝隙中。
有求必应
据说求雨灵验,村民来到这里可以求天降雨。村民土地干旱,前来求雨,每每应验,人还没到山下就下起雨来。因为现在村民生活都慢慢开始富裕起来了,村民组织全村很多人,还有外地的客人,自发来到这里一起庆祝,敲锣打鼓的场面非常热闹。有一年碰巧下大雨,锅碗瓢盆,架起锅灶,烧煮吃饭,一切妥当,看到大水从旁边流过,就是被瓢泼的大雨淋到身上。也完全不影响村民为庙宇庆祝的心情,大家啧啧称奇,无不感叹。
据说求子更灵验,村民来到这里可以求得贵子,有求必应。老一辈太婆说,她的父亲和她说过,在把《唐华木》升上这个石屋庙时候,村民是用八人大桥抬着神医《唐华木》的金身,走遍了五条村子再转回到石屋庙山下一块名叫<炮社>的平地开始庆祝。为了抢得到祭过神医《唐华木》的物品,村民们三五成群竞相搏斗,打赢的就获得权利,可以求天官添丁、求神赐孕。多年无子的村民为了能够让妻子怀胎,争相抢一些事关怀孕生子的物事,比如抢到萝筛,买回家就可以生双胞胎;抢到席子,结婚多年夫妇买回家铺在床上睡觉就可以生子。从前这里就叫石屋庙了。
据说求财得福也颇灵验。村民说,这庙的神仙让人发财“发远不发近”,就是说远方的人来求财神爷,回去以后就可以发达。香港等外地而来的客人求得神仙眷顾、财神庇佑,都讨得财气回去,真的赚到钱财后,前来还愿。庙前的两棵桂花树是有人花千元买来捐献栽种的。村民每年都是你几十、我几百,自愿捐款来此庙庆祝。听到此,记者不禁想请神仙帮我这个远方来的客人,让我将来飞黄腾达,升官发财,求得功名利禄,财源滚滚。
还有呢,祛病延年,求医问药,也是灵验。以前村民都比较迷信,遇到小病小灾,来此求得神仙保佑,喝了神茶、仙水,拜神所赐,求得安心,不药而愈。
题字建议
至于这个庙应该叫什么名称,下面我们再来命名它,可能会更合适、更恰当一些。
因为求子灵验这个缘故,记者建议村民,集体讨论做出表决,在石壁上刻上“求子岩”,突出人们求子得子的愿望,这既不失去原来的名称,保持原有风貌,而且加上“求子岩”这几个字,更加体现这个庙的特色,把这个岩窟命名为《盘古石屋(唐华木神)求子岩庙》。这个称呼,恰如其实,名正言顺,理所当然。
山上风光
记者不禁脚痒,上山探路。本以为没路可走,其实有承包采割树脂(松香)的人开恳出来的小山路,还很多条呢,不小心会迷路哦。山边还有一个大水库,村民吃免费自来水用的。记者还想如果能够组织一群驴友来这里登山,参观割取松树油脂,摘桑果、捉迷藏、入营野炊多好呀!
未来愿望
记者左看右看,上下观望,觉得这山上有特色,应该可以搞成旅游景观。在山边建个旅游农家,喝农家水,煮农家饭,吃农家鸡鸭,种农家桑树,养农家蚕,参观山上神庙。不过这要当地村民自立更生,艰苦奋斗,取得当地政府支持,招商引资,让有眼光的商人来此投资,合并罗定其他地方如蔡廷锴故居、东南一景、太子岩洞、龙龛岩、天子岩等开发旅游观光项目,把这里当成旅游路线之景点。罗定本来有飞机场,也有火车站,可惜不知为何关闭了。这里靠近广东信宜,西离广西玉林很近,听说高架桥高速公路要在山前通过,到达茂名。到时候交通便利,旅游车就可以进来参观游览了。
记者本想到唐木华神仙的后人家里去看看,并了解一下唐木华生前的种种情况,由于时间不允许,记者此行无法达成愿望。等以后记者再来时一定去造访他的后代子孙,把他的生前更多感人事迹写出来。这是后话。
村民的美好愿望是这里应该得到合理开发,铺上水泥路直通岩庙。在庙前两边石墙上题字,在山上合适的地方平整出更大的地方,以供村民每年中秋庆祝活动时,可以容纳更多的香客,摆开更大的热闹场面。记者也盼望村民的想法早点实现。(记者/陈增雄通讯员/尹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