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陈增雄革命五老人员子女红色后代玉照增色倩影雄风 |
分类: 艺术园地 |
本刊特约记者 宛真报道
1996年,古镇安海建镇866周年之时,陈增雄到安海镇办事,正遇到庆祝“安海建镇866周年”踩街队伍。于是,几经周转,1997年新开了一间照相馆,名字就叫“宛真照相馆”,地址就选在福建省泉州晋江市安海镇政府大楼斜对面,门牌成功东路209号。主营工作证件照、生活平常照、老人大像、全家福、毕业集体照、产品广告拍摄等,2004年加营摄像业务,婚礼录像,庆典录像。
(一)摇篮血迹 生养之地
安海是福建四大名镇之一,迄今已有888年的历史。安海位于福建省泉州晋江市南部,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安海古称安平、石井,自古文风丕展播远誉,文物胜迹甲一方。
当时开办照相馆选址在安海镇政府附近,是考虑到这里政府所在地,人流量大,各种办证需要,方便群众。安海镇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安海镇历代先贤辈出,人文荟萃。宋代理学家朱松(1097一1143)、朱熹(1130.9.151200.4.23)在安海“启迪文风,诲掖士子”;民族英雄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在安海习武练兵,故有“二朱过化”、“朱文郑武”和“闽学开宗圣地”之谓。安海又因繁盛的海
分类: 人与自然 |
“南安山”这个口头语,在全县内外是常听到的。有的场合在某种情况下是作为贬低某一种事情成人的代用词,这是很不恰当的。其实,南安“山”应该大褒特褒,因为她有独特的美,美又是多方面的。今初举几例,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概请读者指正。同时也是作为抛砖引玉让大家共同把南安“山”的风光,尽情介绍出来,让它的美供大家共同享受。
一、独特的山势“南安山”来龙去脉构成的自然形状,西北高且宽,东南低目尖,流行三个比喻。一比喻为珠笔临砚,是文化发祥地。历史上南安出过不少文武将相,虽然俱往矣,却使南安赢得“人文荟萃”的美称二比喻为龙舌探海,“龙”象征至高无上的吉祥,此喻确实出现过扭转乾坤的英雄。驱逐荷夷,收复台湾,天下共尊的民族英雄的郑成功,足以为证。三比喻为网袋。旅居海外侨胞众多,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积极投资和捐资建设自己的家园。
南安县现有辖地面积为1985平方公里,根据《县志》载,标出著名的山为 113个。又据近年地名普查,列出大小山、岭、丘、寨为一万零三个。这样多的大小山头,其来龙主体有三支,这三支主脉,系由福建中部戴云山脉延伸,分三路分别从安溪和永春进入南安西北部,形成山峦起伏,迂回连
分类: 科学知识 |
分类: 科学知识 |
分类: 科学知识 |
人文科学(The
人文科学总要依托人文学科教育形态,并且必不可免地具有人文主义的价值立场。
分类: 人与自然 |
分类: 科学知识 |
分类: 人与自然 |
分类: 文化历史 |
分类: 文化历史 |
南安石井清水岩
位於南安石井西北楊子山,始建于唐代,初名水泊庵。寺宇建在半山腰,因背依巨石,面臨深壑,又稱半山岩、大坑岩;寺邊有一泓清澈的泉水,常年不涸,後人也稱清水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