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互联网创业也到了白热化阶段,各种互联网新项目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人们出行的需求。共享单车成功的解决了上班族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新型的互联网创业项目也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但是最近我发现风靡一时的各种共享单车最近好像走的并没有走的顺风顺水,各种阻碍的出现让共享单车发展进入瓶颈期。
北京的共享单车市场从2016年年末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一时间马路上出现了小黄车、小绿车、小橙车等,到目前为止运营平台也迅速扩张到4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摩拜单车在北京市场投放车辆就已经超过10万辆,可想而知全城的共享单车数量共有多少。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自行车出现在街头,“只顾骑,不顾停,胡乱停”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将车停在道路上影响交通已经不是新鲜事,停在高速路上,挂在树上,甚至停在自己家里都时有发生,每当晚间下班高峰期地铁站附近会堆积大量的共享单车,妨碍乘客进站也是常见之事。
其实在共享单车刚进入北京不久,还发生过车辆被某园区物业集中收走的情况,物业开着小货车将停在园区内的单车拉走,集中推放。据事后共享单车相关人员了解,物业收车是因为园区不能随意停放自行车,但是很多用户为了方便将单车骑进小区而又随意停放导致交通不便,物业才不得不集中收走,统一规范停放。
伴随着共享单车的迅速发展,用户、运营商、政府管理部门既要看到其“红利”,又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做好市场运营工作。运行商应协调好交通、市政、城管等部门制定运营规则,严格执法,做好常态化运营后处罚、清障的准备,避免后期常态化运营违法行驶、占道停放、乱贴广告等问题成为顽疾。对后期可能出现的单车偷盗、质量、检修,事故理赔,用户维权,信息泄露等问题,要强化互联网智能化管控,加强对用户宣传引导力度,完善和利用好相关法律法规。
作为新的互联网创业项目,共享单车要以“互联网
”全新业态融入到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建设中,被城市接纳、被用户认同,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政府部门在准入原则上应该应有更详细的规则,在规范运营上也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为运营企业做好服务,引导与监管并举,多包容、多指导,与民方便,与城市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