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XanderZhou
XanderZhou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3,723
  • 关注人气:5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Momo 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2011-06-16 22:11:05)
标签:

转载

坚持做自己想做的设计,支持!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Momo与模特在毕业秀的后台合影

在中央圣马丁上学的孩子可能多少都会对这个叫Momo的小姑娘有些印象。小巧玲珑的身段,像川久保玲一样的发型,花里胡哨的大袍子堆了一身,无论走到哪都是引人注目的对象。这个如同卡通人物一样可爱的姑娘,有东北人淳厚质朴的性格,在朋友圈中口碑极好。2011年的夏天,她的毕业作品走上了中央圣马丁毕业秀的T台,Momo和她的朋友们背着大气球蹦蹦跳跳地鱼跃而出,与其他踩着高跟鞋,面无表情的模特比起来是那么与众不同。最终这个系列以独特的风格,细致的手工艺和丰富的内涵夺得大奖。许多人说,Momo火了,Momo要做大设计师了。但她自己却说,我只是个手工匠。王天墨,这个1987年出生在辽宁的女孩,和其他热爱时装与艺术的孩子一样,仍然是个喜欢做手工,看到别人穿上自己做的衣服就会感到无比幸福的简单的人。

我们的采访约在了中央圣马丁位于Charing Cross Road的校区,这里马上要被卖给旁边的书店,而所有学生都会搬到位于King's Cross的新校区。坐在破旧的fashion journalism教室里,我和墨墨感慨万千。这个见证了伦敦从30年代至今的时装发展史的建筑,马上就要面目全非。而我们的采访也自然而然地从这里开始了。

(Yoanna,以下简称Y;墨墨,以下简称M)

欢乐的Final Collection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Y:我们就先开门见山地聊聊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吧。你是一个fashion prints的学生,但你的final collection几乎全部都是knitting,这是为什么呢?

M:因为我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时几乎所有的project几乎都尝试过了所有的印花的技术。我在当时选择学prints的时候其实并不太了解这个分支,当然学的时候很开心,但我觉得作为一个时装面料设计师,一定要能力均衡。所以我觉得,既然自己已经对印花的技术很熟悉了,那么在最后的这个系列里能不能给自己一个挑战,把knitting和我之前学过的印花结合起来,这样和其他同学比起来就算是比较有优势。我认识很多学针织的朋友,平时就和他们学了很多,可以说是自学了knit和crochet。所以在最后的这个系列里大家就看到了很多用针织表现的印花图案。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印花几何图案,可以说这个final project结合了我之前学到的所有知识。印花、刺绣、编织、钩针……是一次很全面的展现。

Y:你们需要实习吗?

M:我们班30多个学生,包括我在内只有4个人没有选择休学实习。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休学1到2年去大公司实习。但当我意识到这个楼马上就要没有了的时候,我就决定我一定要马上毕业,成为圣马丁在Charing Cross历史上最后一届毕业生。所以说等于我是和比我大一届甚至两届的人一起毕业的。我就是特别感情用事,不会觉得自己有没有准备好,我觉得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一定要做一些事情。

Y:这个系列和同时展示的其他毕业作品都很不一样,你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最后做出了这么欢乐的一个系列?

M:这个灵感其实很随性。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帮助一个学姐做她的final collection。一起聊天的时候她就感叹到:你想到过吗?如果明年你休学一年去实习,等到回来的时候,这个楼就没有了。(中央圣马丁即将于2011年10月从Charing Cross和Southampton Road的校区迁至King’s Cross新址,曾经凝聚无数时装大师青春回忆的Charing Cross旧楼将被改造成书店。)我一下子意识到,对啊,虽然大家一直在说要搬家了,要搬家了,但是事实上那时候大家还没有看到这个楼杯盘狼藉的样子,也没有意识到一年之后这里的一切都会改变。我选择要在这个时候做我的final collection,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想让它和我在学校二楼的这个prints工作室有一些联系,因为在这里有很多我的灵感和美好的回忆。它就是我的灵感来源,我想要在这最后的一整年里都可以在这里不停地工作。

Y:所以最后你的这个系列达到的是一个happy ending的感觉。

M:对,Happy Ending。你看到那些气球,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都是很具象的表达,就是希望这些气球能带着Charing Cross的这栋楼直接飞到King’s Cross。不要丢弃它,不要重新建什么新楼,就带着这栋楼和这里的故事一起飞到那里去。现在的校址位于市中心,寸土寸金,这样的现状我们改变不了,但我这样的一个地方,还有那些大师的故事就随着这个楼一起消失了,还是很难过的。所以我就希望可不可以气球带着学校,大家一起很开心地搬走。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你看第一套衣服上面装饰的那些东西,就是把从2、30年代到现在所有学习印花的学生的作品,每一个截取一点点,一片一片地摆在裙子上,像鸟的羽毛一样,带着气球飞走了。那个小姑娘就是这个楼,带着我们这个印花教室的所有回忆和愿望一起飞走了。这是我对这三年学习的一个总结,等到我老了再回头看,这个系列就很具体。我不太会像别人那样从一些概念或者抽象的东西寻找灵感,我会比较喜欢去大自然,原始的东西里去找灵感。所以有些设计师可能会比较关注艺术,我更喜欢去动物园,去公园。我喜欢事物最原本的样子,从生活里来。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我自己亲力亲为。虽然我是一个设计师,但是我没有像别人那样雇专业的打版师之类的来帮自己做衣服,有些人甚至连样衣都是找专业的人来车的,我不想这样。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Y:你的这个系列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呢?后来有发生过什么很大的改变吗?

M:嗯,有的。你可以看我的sketch book,和最后的结果是很不一样的。一开始我做了很多很具象的prints,比如小刷子啊,油漆罐啊,后来我觉得这些都过于具象,有些小家子气,不足以支撑整个collection。所以很多东西后来就放弃了。当时我有一条微博不知道你看过没有,当时要敲定这个系列中所有6套衣服的最终方案,那时候我就很挣扎,那么多idea不知道到底哪些留哪些舍。我就对自己说:王天墨,这不是你的最后一个collection,却是你的第一个collection。很多想法在之后的创作里都可以再用到,但是现在必须要有取舍,要专注于一个想法,把6套衣服集中在一起给别人最强烈的感受。这是很多设计师都要面对的问题。所以后来我把那些具象的东西都舍弃了。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灵感取自日本木屐的鞋子

我们的prints room里可以支撑这个系列的轮廓、感觉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我们班的30多个同学来自18个不同的国家,有的时候大家就穿着自己民族的衣服来工作了,每个人身上都有很新鲜的文化带给彼此影响。所以后来我的系列里就用了一些非洲部落的抽象图案还有民间艺术的元素。我意识到我不应该只看到这个小小的教室,而应该走出去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你可以看到我的衣服上有很多几何图案,有面具,很多流苏,那些东西都是非洲和一些俄罗斯民族的文化里得到的灵感。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从非洲原始部落图腾获得灵感的几何印花

家人、老师、朋友

Y:我看到你妈妈也来了伦敦。你的家人对你的这个系列有什么帮助吗?

M:做这个系列的期间我回了一次国呆了10天,因为实在是做不完了,我就带着东西回了家。我妈妈和婶婶她们那代人都会织毛衣,我就告诉她们要什么颜色,什么样子,她们就帮着我一起织,有些太难的部分我就自己来。我爷爷有的时候也来检查我们的“进度”,整个家庭都参与到了我的这个系列中。后来我得奖了,她们也在网上给我留言说,“哎呀我们都走上世界的舞台啦。”特别开心。我的家乡是东北锦州,很小的一个城市,几乎没有时尚。一开始我的家人帮我织毛衣的时候她们都会觉得,这是干吗呢啊?这好看么?能穿么?但是我会很耐心地跟他们解释,最后她们也慢慢地开始接受了新潮的东西,自己穿衣服的感觉也不一样了,整个家庭都因为我“坏神”起来了。

Y:有一次我们在学校门口聊到你的衣服很特别,你的导师给了你什么样的建议?

M:我的导师平时就很喜欢我自己穿衣服的风格,甚至还把我介绍给了英国ELLE杂志的编辑做专题。所以在做这个系列的时候,我的导师就说希望我做出的是6个Momo走出来的感觉,不要做正常的大模特的size。很多设计师自己很会穿衣服,但是一轮到自己来为别人设计的时候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所以我的导师告诉我,不要犹豫,不要刻意,就去看看自己的衣橱,自己喜欢什么就做什么。

我的系列和别人不一样就在于我不专业,哈哈。很多人会找最专业最好的打版师来车衣服,但我的这个系列的每一个步骤都是自己亲力亲为,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真的学到东西。而且我没有实习经验,不知道市场啊趋势啊这些东西,所以我做的衣服就没有太多顾虑。我做的都是我想穿的,完全是我自己喜欢的。而且从比例上来说,因为我本人个字就不高,所以我穿的和我做的衣服在比例上和别人也不一样,都是上身比较短,下身特别长的那种。我的小模特也都很矮,但是在T台上看起来比例都很好,和大模特都差不多。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Momo和模特们一起在后台练习走秀时的表演

Y:所以你的模特都是你的朋友吗?从fitting的环节就一起工作?

M:对,从确定了做“小人国”的时候我就开始找模特。T台上第一个出场的女孩叫秋秋,她是我的朋友,肯定会帮我。剩下的人我就在微博啊豆瓣之类的上面征集,甚至还做了casting,还有朋友的朋友互相介绍,最后找齐了6个小模特。有几个人从前都不认识,但是通过这个经历成了特别好的朋友。他们也很开心。从小就是小个子,从来没想到过自己能当模特,还能走秀,还是这么正式的秀,他们也觉得这个经历很难得很美好

Bye bye, Central Saint Martin’s

Y:你在圣马丁的这三年中,哪件事情哪个人对你的影响最大?

M:一开始我来圣马丁的时候,我是没有读过预科的,所以和其他同学比起来就弱了很多。我原来在国内学的也不是设计。只是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后来自己喜欢画画喜欢做衣服,也比较幸运,就来了圣马丁。一年级的时候我什么都不会,不知道怎么用图书馆做research,sketch book啊做得都很不专业,连着两个project都挂科,都要重新做。圣马丁的老师是以严格出名的。你跟他说什么“我以前从来没有做过sketch”这样的话,他会直接告诉你“Who cares”。而且圣马丁每年的淘汰率都很高,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很受打击,甚至想过不学了。但还是在努力。假期的时候我就在图书馆借了很多书来学那些基础的东西,每天给自己订计划,每天看几个设计师的东西,画几个草稿,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准备下一个学期的内容。

到了第二个学期,第一个project是做衬衫。当大家还没有任何想法的时候我就已经和准备好了,有种笨鸟先飞的感觉。所以这个project从第一次tutorial的时候就很顺利,老师也很惊讶于我的改变。后来我慢慢就进入状态了,和同学的关系也变得亲近起来,我也从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等到这个project结束的时候,我的分数是全班第二。这给了我很大的自信,让我觉得我可以,我做得到。老师也给了我很大的肯定和鼓励。所以最后毕业秀我得奖之后,我跑去和我所有的老师拥抱,对他们说谢谢。见到当时这个shirt project的老师时我说:谢谢你对我的肯定,虽然分数不重要,但是你给了我很大的自信。他也很惊讶,很欣喜,他说:Oh, did that help? Thanks for telling me. It’s good to know. 很多事情是这样的,如果你不明确地表达出来,这个人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你这么感谢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带给别人如此大的改变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Momo在后台接受媒体采访

Y:这个系列完成之后,你对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计划吗?

M:很多人跟我说:哎呀,红啦。但是我觉得完全不是这样。我没有想过要做一个品牌,真的没什么野心,我从来没想到自己能得奖。我的这个系列,最后是我和妈妈在自己家里的饭桌上一点一点完成的。我没有什么实习经验,要是真让我去一个大公司做很多collection,还要考虑到市场和潮流的影响,我真的做不来,更别说做自己的牌子。我还没有那么多经验,还需要历练。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我的这个系列才让大家感觉很清新。所以如果我现在进入社会了,我的东西可能就不那么有趣,同时我自己的能力可能也还不够。我想要保持自己的特点,所以还是有些犹豫。

Y:那你想要做点什么呢?

M:我现在有个计划,就是回国去那些少数民族的地方走一走,研究一下扎染啊,绒绣啊这些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与其说设计师,我更愿意称自己为一个手工匠。手工是我的特点。我想要把这些传统的东西通过我的时尚的方式发扬光大,让他们不至于失传。这是一个很长久的计划,从学习到熟悉到推广,这至少需要5年。很多人对我说要趁热打铁,马上出牌子什么的。我不想要那么浮躁。我觉得要做什么就要坚持下去。所以我现在需要休息一下,认真想一想自己下一步具体要怎么做。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Y:那你觉得回国发展怎么样?你对国内的时尚界了解多吗?

M:我不了解国内的时尚圈。我不太知道怎么去和陌生人相处,怎么社交。所以我觉得还是要拿东西说话。你认识的人再多,如果没有衣服出来的话也是白搭。就算别人不认识你,但是看到了你的衣服,他们就会想要了解你的人。而且国内的市场需要培养,很多很棒的设计师的东西可能很多消费者现在还不认。所以还需要观察一下。我也清楚所有的设计师都需要人来推广自己,但我不太喜欢那种浮夸的宣传方式。我希望自己的设计能像榴莲一样,风格很独特,不会讨好很多人,但喜欢的人是特别忠诚的,甚至上瘾,无论如何都追随着,不喜欢的人可能无论怎样都不会明白。就是要爱憎分明的才能长久。就像川久保玲在70年代设计的那些衣服。我是一个实践派,想好了就做,行就行,不行就再尝试别的方法。像国内的很多设计师比如Vega Wang啊,Masha Ma之类的,他们会做很好的板型,剪裁非常漂亮。我很佩服,但是那样的东西我做不来。我还是坚持做自己的。你看我的衣服可能没有那么鲜明的剪裁,可能就是一大块布,但是我会加很多细节,很多手工在上面。

我觉得中国现在需要百家争鸣,各种各样的设计风格都要有。所以现在我还在找我的“伙伴”,希望能有同样理念的设计师出来大家一起切磋。生活方式也不一样。很多设计师可能就是那种fashion fashion people,参加party啊,很多社交。但我就比较偏向于“手艺娃”,宁可去背包旅行,生活状态很闲适。其实我做的东西,如果但说技术的话很容易就可以学会,但是我要把它变成只属于我自己的东西。我想要普及时尚的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你的心灵很美,就可以发现美的东西,创造美的东西,每个人都可以是fashion designer。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Y:但是我觉得你的衣服很像日本的一些设计师,比如Tsumori Chisato。或许你可以借鉴一下她们的发展模式?

M:对。我觉得如果说单纯为了活着,吃穿不愁,那很简单。但我觉得做设计师不应该以赚钱为目的。我最终的理想还是有一个自己的salon,有朋友来了可以一起聊聊,平时开一些short course,从一个手工艺人的角度出发教大家一些做衣服的技巧,传播一些手工艺,然后定期出一个系列在店里卖。我不想走那种特别全面的路线,让自己的品牌铺天盖地,参加各种party什么的。我的那个“世界摆摊”计划还要继续,去各处旅行,走到哪就把自己的东西带到哪里去摆摊,介绍给别人了解,看看大家的反应。再过两三年之后再考虑是做自己的牌子还是继续学习。

Y:那你有没有想过接下来要做什么样的衣服呢?具体一点的?

M:嗯,接下来我可能会尝试一些不一样的面料,比如丝绸啊,雪纺啊之类的那种比较有女人味的东西。但是还是我自己那种很funky很有趣的风格,只是更加成熟一些。像Maison Martin Margiela的东西我也觉得很棒,但我知道我做不来。我还是坚持自己的风格,但是需要创新。而且以后走出学校了,没有人给你设一个deadline,没有人帮你出主意,没有人去给你压力,所以一定要靠自己的勤奋,同时要看自己的朋友圈子是不是都积极向上。所以我还是要继续旅行,看更多的东西,找灵感。但是我的手工艺肯定还是一切的基础和出发点。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Y:那你家里对你未来的机会是否支持呢?

M:都很支持啊。你看我妈妈一直在伦敦帮我做最后的这个系列。我爸爸本身就是个艺术家,在山上盖个房子做陶瓷,我这次衣服上的陶瓷装饰就都是我爸爸帮我做的。我家里一直有这个艺术的氛围,爸爸也说不管我做什么都会支持我。因为我之后还想做一些跟fashion有关的fine art的东西,比如一些好玩的装置艺术之类的,在基础的技术方面爸爸都会教我都会帮助我。虽然他做的是比较传统的中国国画啊,陶瓷之类的艺术,但是在材料啊,场地方面他都会给我支持,而且有些方面也是共通的。他也会给我一些灵感。爸爸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艺术家,他对国内的环境比较了解。他会建议我不要回国发展,但是我觉得如果内心踏实的话在哪里都可以做艺术。我现在不愁没有事情做,只是需要选择先做哪一步。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冥冥之中我就是要做衣服

Y:那最后我们来问一个最本源的问题吧。你从哪一刻开始确定自己以后要做时装了呢?

M:那就是在我没出生之前吧。就是冥冥当中。我妈妈怀我的时候曾经给我小姨写了一封信说,如果生了个男孩,我希望他学建筑,如果是女孩,我希望她学服装设计。妈妈就喜欢做衣服,我从小到大的衣服都是妈妈做的。但是中国的教育还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好好考试。我的家乡是个小城市,几乎没有什么人了解时尚,我上学的时候也总是“奇装异服”,老师也总批评我,但是同学都很喜欢,也觉得我很适合做服装设计。爸爸妈妈希望我能正常的上高中考大学,所以上大学的时候我学的是类似于艺术史这类的专业。但是在我脑子里一直有这个根,就是喜欢做手工,喜欢做衣服。

大学的时间和经济支配都比较自由,所以我就在学校旁边租了一个7平米的地下室,这个地下室和一个500块钱缝纫机就是我的起点。一开始我做了个环保袋送给同学,他们都很喜欢,也一直鼓励我继续做下去。然后我就开始做衣服,两片布一拼,再接下来又开始学做裤子,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做起来的。虽然只是几件衣服,但是我就是很享受自己做好了衣服往身上衣穿的那种成就感,觉得特别幸福。你看我做的衣服绝不是那种很酷的,穿着高跟鞋的样子,穿着我的衣服的人都是觉得很舒服,真的开心,想跳起来,跟我一样有满足感。所以我一直很在意自己做的衣服让别人穿起来能不能感觉到幸福。这是我的愿望。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转载]Momo <wbr>Wang专访——我只是个手工匠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