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梵高 艺术大师的世界

分类: 祖国大地 |

梵高是荷兰画家,
生活在法国,
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

梵高受到浮世绘的影响颇深,
比如《星夜》中星空的漩涡状,
和葛饰北斋大师的著名浮世绘画作富
岳三十六景之一的《神奈川冲浪》
有很多相似之处。

小时候的梵高是个认真、
沉默与慎虑的小孩,
但他有过人的美术天赋,
因为家庭一直贫穷潦倒,
所以在绘画道路上几乎
没有受过正规的绘画训练。

梵高克服种种困难,
努力按自己的认识表现世界。
在1886年以前,
他的作品还都处于探索的阶段。

他在巴黎初次接触了印象派的作品,
对他产生影响的还有著名画家鲁本斯的作品、
日本版画和著名画家高更的作品等。

他对绘画创作近乎痴狂,
擅长用浓重的色彩表达
自己强烈的感情。

梵高善于使用强烈对比的色调,
扭曲变化的造型和线条来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
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美的享受,
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惊叹和共享。

从他的画作里面人类能够看到
自己被压抑已久的东西,
能看到另一种方式的美丽,
或者我们可以认为那是美丽背后的对立面,
也会带给人一种享受。

尽管没有原作,但现场用精心放置的35块多媒体屏,以循环滚动的方式,完整还原梵高一生所有重要阶段和相应时期的精品画作,观众无论选择一路向前,还是保持一个固定的视角观看,都可以完整看完展览的所有精彩内容。

他是印象主义花坛上的革新者,但是生前他的作品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他37岁去世后,才引起评论家一致好评。他的作品如《向日葵》、《星夜》与《麦田上的乌鸦》等,已跻身于全球最有名气和广为人知的昂贵的艺术品收藏。

那一朵朵如火焰的向日葵,在蓝色的背景上蔓延;那一片片金黄的麦田,充满着丰收的喜悦;那一棵棵扭曲的柏树,与自由一起成长;那一幕幕宁静的星夜,是他可望不可即的追求。那一条条蜿蜒的乡村小路,黑暗中指引走向死亡;更有那一幅幅自画像,让我们看到他孤独游走的落寞与不甘。

那一层层深邃的蓝、明朗的蓝、忧郁的蓝、朦胧的蓝,这是只属于梵高的星夜。在梵高的星夜里,夜空静谧深远,繁星点点微醺,游船形同鬼魅,人们相依相偎,不禁想起那句诗“清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艺术是相通的,没有领域和国界的限制。

他同高更结伴同行,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写生作画,长达一年之久。这是他艺术风格行程的最重要的时期,南国的强烈阳光和照耀下的市镇,田野、花朵、河流、农舍和教堂,使他禁不住一遍又以便地高喊:“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