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愿你此生尽兴,历经沧桑

(2016-12-27 15:40:12)
标签:

杂谈

1

如果去过苏州园林的拙政园,会看到“得少佳趣”四字的牌匾。


官方解释四字含义,原意是穿过一道门,方能循序渐进,渐入佳境。


另一层意思,所谓乐趣与欲望有关,减少欲望,才能得到永恒的乐趣。


若真如此,这也是园林主人大修土木后失去追求物质快乐的幡然醒悟。


没有经历,就没有发言权。


一个没有脱离温饱的穷苦人,如何才能理解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真谛?


一个没有谈过一次恋爱的单身汉,如何才能领悟平平淡淡要比轰轰烈烈更加重要?


不经历风雨不足以言雷霆;


不经历磨难不足以言人生。


我一直相信,对于一种腔调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要轻信;对一种人生方法,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是为避免走弯路,而不是照搬复制。


人生路漫漫,非要走一走才敢问“路在何方”。

愿你此生尽兴,历经沧桑

2

我一直都喜欢佛学的方方面面,所以有一些人物也是略知一二。


比如释迦牟尼。


据说释迦牟尼成佛前原是印度一国王子,从小聪慧过人、文武双全,十六岁娶美丽的天臂城主之女耶输陀罗为妃,衣食不缺,幸福美满。还有资料记载,他自述青年时期生活奢侈,极尽声色娱乐,有暖、凉、雨三时宫殿轮换居住。


又一晚夜夜笙歌后,从睡梦中醒来,看到身边烂醉如泥的一群美女,突生厌恶之意。


于是,佛祖离开妻儿,放弃荣华富贵,去追求寻找一切众生解脱烦恼痛苦的轮回方法。


我相信,佛祖年轻的一番经历对于人生的大彻大悟有重要作用。


很多人肯定都听过一首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这首出自李叔同的《送别》几乎无人不知,但他一生的传奇让很多人知之甚少。


简单讲,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说起李叔同成为弘一法师有一段故事。


他从小生在一个巨富之家,从小也是衣食无忧,爱好广泛,喜欢结交各界朋友,不仅与各界名流,还与歌郎、名妓等往来频繁。


1916年,37岁因日本杂志介绍“断食”可以修养身心的方法,他跑到杭州虎跑定慧寺,试验断食17日。由此对佛教“渐有所悟”,剃度出家。


我相信,弘一法师早年太多经历对于他出家也有重要作用。


经历,就是人生最好的代言。


经历,也是领悟人生真谛最快的捷径。


使我们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

愿你此生尽兴,历经沧桑

3

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未来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文章。里面说,未来衡量一款互联网工具成否与否的标准,是时间。


毕竟我们选择的越多,谁能够占据我们的时间越多,谁越成功。


但是我们有思考过为什么互联网发展如此迅速吗?


因为互联网都是基于解决生活中的痛点应运而生的,也就是说我们之前经历的痛点越多,互联网成长的速度越快。


经历,可以改变全世界。


但是我们太多的人总喜欢走捷径,从张爱玲“出名要趁早”可见一斑。


速成并不一定是好事。


毕竟开始的越早,结束的越快。


真正懂感情的人,都明白两个人相处不用快进,只需要慢慢经历。只奔着任何目的快进的对方都有私心,我们不缺相伴的人,缺的是愿意一起慢慢变老的人。


有时候,我们真应该感恩,感谢一路上对你不离不弃的他们,原本或许大家只是相伴一程。


年纪慢慢渐增,常会怀旧,不是向往过去,而是不忘经历,时常有个声音回荡:过往不忘,珍惜当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