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我们聊聊感情。
1
相爱易,相处难。
爱上一个人往往不需要原因与理由,仅仅只是秉性相投或者兴趣一致,我们就可以成为传说中的精神伴侣,或是口口相传的人生知己。
那一刻,因为一个人,感觉到世界的美好;因为一个人,感觉到活着的真谛。
于是,爱上一个人,可以喜欢一座城;爱上一个人,可以循环一首歌。
但是一旦进入天长日久的相处模式,彼此的瑕疵与缺陷像一次次涌上岸头的潮水冲击着昔日的爱情完美主义。
接着,两个人相处要懂得谦让,要明白包容,要互相理解的感情法则铺天盖地。
是的,谦让也好,包容也罢,理解也行,都不是将就,也不是凑合,最好的相处,就是彼此不受委屈。
如果一份感情相处中常常是以忍耐为内容,就不是一份值得珍惜的感情。
我们又不是越王勾践需要卧薪尝胆图谋复国大业,忍耐是一种屈辱与仇恨裹挟一起的五味杂陈。
让你忍耐的感情只有两种情况:一是你太爱对方,对方不爱你;二是你太爱对方,对方不够爱你。其实有时候还有第三种情况,你爱的不是感情,而是时间。
说个故事。
不管哪个影视剧中似乎都有一种故事模式:姑娘深深爱着男主角,愿意为他豁出一切,跟父母划清界线,跟朋友翻脸,跟同事闹翻,视天下为敌,只把他奉为上宾。
可是,男主偏偏无动于衷。
但架不住一连串情感攻势,男主此时正好处于空窗期,勉为其难决定试试。
姑娘感激涕零,一把鼻涕一把泪,终于不负有心人,找到了“真爱”。
在一起,也没有想象中幸福甜蜜,也没有别人嘴里的恩爱无比。
于是,她强拉着男主以最幸福的姿态拍照发了朋友圈。
朋友们一边手动点赞表达羡慕,一边咒骂她就知道虐单身狗。
这一刻,她似乎找到了一点幸福的小感觉。
原来,秀恩爱其实是秀给自己一个坚持的借口。
男主还是一如往昔的洒脱、桀骜不驯,对她的态度则是可有可无。
她觉得很委屈,自己不顾一切如飞蛾扑火般爱你,为什么换不来同样的真情相对?
有人说,感情要懂得包容、要理解,这样才能长长久久,渡过了危险期,剩下的就是春光灿烂。
于是,她选择去理解男主种种对自己不好的原因,把忍耐当作恩爱的注脚。
好悲催!
然后出现了以下的场景:
1、
2、
这就是让一个人如何学会不会再爱的标准模式。
一方的包容理解,是忍耐;两个人的相互体谅,是恩爱。
最好的感情,不需要忍耐。
2
前几天看一个微博说,爱一个人就是想给她多花钱,给她买更多想要的东西,是的,这样对方就快乐了。
贪官包养情妇惯用的就是这种模式。
恋爱时追求对方送礼物也是这种模式。
我们疼爱自己的父母或孩子也是通过这种模式。
不论哪种形式对错,暴露的才是人性中相处最原始的一面,不想让对方受委屈。
一对古稀之年的老夫妇回忆往昔。一个人拉着另一个人手,饱含深情地对视,你跟了我,走南闯北,没享过一天福,到头来还守着一座小院安度晚年,我对不起你!
另一个人脸上没有丝毫抱怨,反而有些不好意思:我年轻的时候脾气不好,你也没嫌弃我,我还要感激你呢!
看,到我们年老了所有的一切都会忘记,唯独记得不想让对方受委屈。
一家企业摸爬滚打多少年,老板身边迎来送往多少人,但是总有一些人对他不离不弃。
一次酒过三巡,老板举杯感谢兄弟们一直跟随不离不弃,即使经营不善面临倒闭的危难关头,也有人义无反顾的支持公司。
老板承诺,今后一定会善待每一个人,让每个人过上好生活,不再受委屈。
因为在乎,所以不想让我们爱的人受委屈。
你可以用这一条衡量身边所有的相处模式,不管是爱人、朋友、家人、同事等等皆是如此,只要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为别人考虑,换位思考别人的难处与不易,就是值得珍惜。
再说一个真实故事。
一家楼宇广告代理公司通过层层关系加了我微信,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合作。
我说,好的。
明天下午我过去聊一下吧?
我说,不好。我很忙,以后有时间再聊。
我的潜台词很明显:我有自己的工作要做,如果以后有合适机会就会联系。现在不需要这方面业务,即使聊也是浪费时间。
不会耽误您太多时间的,就是认识一下。
我没有回复。
不喜欢咄咄逼人,更不喜欢为了自己工作不尊重别人时间。
没想到,第二天突然发信息,已经到你们公司楼下,能不能换一张名片就走?
换作是你,你是什么感受?
有些人永远不会尊重人,有些人总是为了成全自己委屈了你。
3
最好的相处,别受委屈。
不受委屈,是最高层次的理解与包容,更是珍惜。
只有我们在乎,我们才会让对方幸福;也只有在乎我们,才会明白我们这份良苦用心,不让彼此委屈,不让感情受阻。
愿我们在乎的人在乎我们,愿我们从今以后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