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想的人为何头都是尖的

标签:
汤姆布朗苏格兰威士忌潘剑锋绅士成本杂谈 |
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她去年本想考自己喜欢的专业的研究生,结果失败了,却出乎意料地遇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今年考还是不考?她害怕考不上,浪费时间,但是不考又不甘心,为此她已经纠结半年了。我问她:“去年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学习?”她说:“我去年每天大概学4个小时,学了3个月,考前一周突击一下,就差了3分”。我又问她:“现在你每天为这件事情烦恼大概花多少时间?”她说:“从过年到现在(6个月)每天都在想,上班下班都想,烦死了”。花时间来郁闷,是等待成本;花时间来尝试,是穿越成本。这位女士用来郁闷的时间,如果是每天5小时(上班下班都在想),一共6个月,那就是900小时。而去年差3分就过的考研,每天用4小时,共3个月,考前突击一周(算每天20小时),成本计算如下:
穿越成本:(4HX3X30)+(20HX7)=500H
等待成本:5HX6X30=900H
等待成本是穿越成本的1.8倍!
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其实想想,现在这样的人何其多也。或许是太多的人习惯了等待,甚至说是默认了静止,缺少了“永远向前”的动力,才让我们身边最普通人追赶梦想的故事变得真挚动人与弥足珍贵,不是他们的故事多么曲折惊险,也不是他们的出发目的多么与众不同,而是因为共有永不停息、矢志不移的动力让人心生敬仰之情,不会因为环境的变更而忘却,也不会因为位置的不同而失去,而是一直永远向前,坚持到底。
有时候悄然回首过去的2010年发现,多年来一直不曾停息的脚步让自己收获了太多太多。从来都认为出书除了是一件技术含量很高且很难的事情外,似乎从来没有认为自己会做到这一点,但我做到了,而且出了两本。从来都认为能够登上报纸的新闻版面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我做到了,而且是接踵而至的一家接着一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不曾停息一直努力,太多的思考时间不如给自己多一分行动的筹码,或许眼下、当前看不出有什么成效有什么结果,但不等于没有量变转化到质变的一天。当我看到著名艺术家潘剑锋在尊尼获加“行走的绅士”上赋予“永远向前”的含义后,更是感触颇深。
尊尼获加知名的“行走的绅士”LOGO最初设计的缘由,是尊尼获加创始人约翰获加的孙子乔治及其它职员在伦敦与当时善以诙谐手法讽刺而著名的御用插图画家汤姆布朗先生共进午餐时,表示想把祖父的形象与广告联系起来,于是给了汤姆布朗一张约翰获加的旧照片。忽发奇想的汤姆布朗在餐牌背面飞速描绘了一个正在向前迈步的绅士雏型,这个头戴圆顶硬礼帽、阔步向前的绅士造型日后便成为了尊尼获加苏格兰威士忌在全球的品牌形象代表。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岁月的更迭,这位“行走的绅士”传达了一种正在进行,时刻关注身边的变化的信息,和时代有契合的地方,能够反映当下高速发展的城市生活。而潘剑锋将“永远向前”与其完美结合,除了从形象上完美的将国际品牌融入到我们本土文化,给尊尼获加穿上新装之外,其实还想告诉每个人,等一分,不如行动60秒。与大时代齐步,与梦想同行,时刻记住,永远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