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和甲乙丙三个学生聊天。甲说:“有个新兵学跳伞,教官让他数到十再拉开伞,结果这个新兵摔死了。一查,原来是口吃。”教授点点头,说:“规则只有照顾到个体才是完美的。”乙说:“有个人给女友写了七百封信,但他的女友却和邮差结婚了。”教授一声长叹,说:“我们的努力常常成就别人的事业。”丙说:“有个人告诉医生,说自己的太太患了阑尾炎。医生不信,因为他太太刚割了阑尾。这个人说,他又结婚了!”教授更加严肃了,告诫学生:“是啊,我们要学会动态思维。”其实遭遇动态思维的不仅仅只是这名教授与三名学生,正在各影院热映的《让子弹飞》更是如出一辙,除了电影本身带来酣畅淋漓的视觉效果之外,无声无息中已经融入大众的生活中,同步上演着一部动态思维版的《让子弹飞》。如果你无法理解电影的故事,你就没法看到它在生活中的原始模样。纵然说戏剧来源于生活而更高于生活,而《让子弹飞》完全则是反其道而行之,让大家在电影中看到了真实,更加引申到了生活中。这很悲观,是有些话不能说只能借物喻言还是生活太过残酷只能让梦在电影中信马由缰?这很喜感,一部典型的喜剧却看出了悲剧,而且是正中下怀命中要害的撕心裂肺的快感。所以,我们要用动态的思维来看姜文,来看《让子弹飞》,因为这仅仅只是他经典电影中的其中一部,也不过又是他的一个英雄梦罢了。

我一直都有英雄主义情怀,居然在梦里还可以赴汤蹈火的前进冲刺。起初不太理解,看多了各色英雄人物拯救世界的壮举刹那间醒悟了,是因为英雄太少了,可以说几乎没有。在这个动态思维的价值观世界里,英雄其实与狗熊只是瞬即转身的不同一面,这要归结于大众对于英雄的误解与不解,尤其是“河南人惹谁了”、“湖南人到底有没有血性”的思考下,敢做孤胆英雄背后肯定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为前奏,又或者是为情所困为事所难……总之你要找到原因,这样大众才有支持你捧着你的理由与动力。其实姜文一直都是有英雄情怀的一个才华导演,在姜文的世界观里,英雄是第一位的。他渴望英雄改变社会,期盼英雄创造历史。但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英雄。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让子弹飞》中。姜文饰演的张麻子外表只是一个土匪,被逼无法生存的土匪,但他内心却渴望自己是一个大英雄。所以刚到鹅城时他直接大喊道,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公平、公平、公平”。他拿了钱还不够,还要除掉黄四郎,给百姓一个公平,给鹅城一个公平。接着,精彩的打斗戏也好,让人捧腹的文戏也罢,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公平。但是最后满足心愿,除掉黄四郎,貌似给鹅城百姓一个相对的公平,但是手下的兄弟纷纷远走,这,也是英雄期望的?姜文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告诉大家,英雄也是人,是人就会遭遇不解遭遇误会遭遇代价,所以曾经夏雨在砸过人砖头以后,需要为大规模群架负责。六子剖腹取凉粉,要以生命为代价。 这或许就是当英雄的代价吧,但是当你真正明白这一切之,清楚了一个人一件事的弱点后,才有资格与权利去说爱也好,去说懂也好,因为你真的都懂了。
其实,你以为“让子弹飞”仅仅只是电影中的一句台词吗?而是姜文期待自己的英雄梦更能久一点,长一点,这是一种希冀,也是一种动力,尤其活在当下,更是如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