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惯了职业明星们惯用的一些宣传招数之外,冷不丁的以他们一贯的身份特征强加到韩寒头上后,未免有太多的喜剧元素。其实韩寒本人是无辜中的可怜者,明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左右时,却又无能为力的站出来鸣不平,他理智的明白这是最残忍的自虐方式,说不得,有话说,不能说,在一个被字时代,韩寒把自己定义成新世纪的青年意见领袖,以创作者的心态期盼更多的人关注的是话语而非绯语,可更多的人会睁只眼闭只眼的看了热闹外,还会希望了解更多未知的领域。说白了,骂你的不一定是最恨你的,夸你的也非一定是最爱你的。所有的前提必须要满足大家的窥探欲。艳照门好看,骂的人肯定比夸的人多,这是实话。但是其中看的人要比骂的人还要多,这又是实话。韩寒得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大家的,毕竟有些媒体都已经冠名好了叫“韩小野”,后边两个孩子叫“韩小百”、“韩小合”。其实,接下来就会有媒体爆出韩寒女友在医院的生产状况,甚至不惜采访身边的一些甲乙丙丁,当然谁能搞定孩子的照片绝对能得头彩。最后再有不同外围不定性的范畴大讨论即将展开,别指望能说出一二三四,因为这是先有五六七八的倒叙戏。韩寒奉子成婚?也太未能免俗,失去了大众心目中个性榜样的率真范儿。纯属玩笑一场?没这么简单,编篓边框一定要想怎么圆。搞不好闹出韩寒又另择女又得子也不是没可能。其实不管如何韩寒都会后悔的,他后悔的是自己一边在不屑郭小四娘娘腔的虚假文学外,也身不由己的再次被大众娱乐消费的体无完肤,最后悔的是生在当下,你确实很无奈,因为个性都是给自己看的,装蒜是被别人逼迫的,你就从了吧。

如果我说韩寒桀骜不驯,有些人不会反对的。从最初的《三重门》到后来的《独唱团》,喜欢韩少的都是被他的个性吸引,起码邹邹有理本人是。我到现在还记得他第一本书里有一个介绍追女孩子的场景,就是把写好的信揉旧了搓尘了,这样会让对方感觉到你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下的决定,而非是草率之举。但是时至今日,韩寒在大众眼里依然个性不改,其实早已像当年那张旧纸已经身不由己,叫苦不迭。曾经哈,盛大文学一个出版机构的负责人跟我谈到韩寒时眉飞色舞,貌似对于韩寒的了解要胜过他本人自己。他非常高兴的认为自己把韩寒打造成当代青年的意见领袖是对的,这样往往可以带动图书的销售。我不清楚韩寒的本意如何,但是我知道他光明正大的说过,自己不喜欢参加活动、签售、专访、节目录制……但后来为了新书的宣传,不得不参加新书发布会,不得不去硬着头皮赶进度、改稿子,为的是能上新书上市,而非白忙活一场的空欢喜。他比谁都清楚在这个社会生存的法则,过程往往可以忽略,结果才为重要。于是,韩寒新书之前都有了较大的新闻炒作。于是,韩寒也不再高昂着头不参加商演、不接受采访了,这一切都是被动下的无奈。所以,盛大文学CEO侯小强爆出韩寒得子时,能不让我们用故事的情节联想这一切?其实哪怕你自己发出这份声明,也未能免俗,这就是时代特性,不要说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但可以做到出淤泥而冒头。
太纯的爱情让《山楂树之恋》受宠,其实就是太容易得到不去珍惜的一个道理。有人说,世间最永恒的就是变。所以,我们跟韩寒其实是同步的,自转也好,公转也罢,所以对于这些新闻不会感到郁闷,但如果放在前几年呢?恐怕连韩寒本人都不能接受。所以这也是他谈到梦想时一直强调的一点,欲望和梦想的区别就在于,越是混沌的年代,他们就越是容易搅浑在一起,没有办法解释。而我觉得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实现梦想的途中明白得与失的道理。所以后来我在小说《旗袍1》中再次描绘“色戒”中的“王佳芝”时,我给了她太多的荣誉,也让她失去了女人更多幸福的内容。

由李幼斌、王志文、马苏主演的人性大戏《旗袍》即将登陆央视一套。同名小说《旗袍1》已经抢先上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