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期盼的《阿凡达》终于在今年元月登上了荧幕,而对《阿凡达》的期盼不仅仅是影片的本身情节,更多的还是IMAX巨幕放映带来的的视觉饕餮盛宴。进入二月,虽然众多电影齐齐冲进贺岁档,无论是港产贺岁、历史武侠还是唯美情戏都想要在贺岁档拔得头筹,但显然这都无法冲击《阿凡达》的热度,反而其仍有持续升温的态势。影院里依然是早早地排上了购票长龙,而IMAX的场次如若不提前订票,几乎在当天是无法买到票的。忽然间,《阿凡达》的影票像春运的火车票一样一票难求,而全球突破20亿美元的票房也好像在告知我们,巨幕电影的时代即将来临。
身边有很多朋友都说《阿凡达》看一遍不过瘾,看完了3D还想看IMAX。到底是什么将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吸引进影院?《阿凡达》的故事情节很普通,结构安排也没什么出人意料,但他们不约而同地一致回答,吸引他们一遍遍重回影院再观《阿凡达》的其实就是IMAX巨幕带来的华丽绚烂、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
IMAX的含义其实是将荧幕最大化,追求一种坐在影院里就能感受到超真实的视觉效果。而放映荧幕就如同电影的“脸”,人们渐渐的开始对这张“脸”有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来,随着电影放映形式大变革的到来,各式各样新奇的放映技术层出不穷。比如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大银幕电影——球幕电影,拍摄及放映均采用超广角鱼眼镜头,银幕被挪到天上,呈半球形,观众被整个荧幕包围其中,视银幕如同苍穹。影像大而清晰,并从观众面前一直延至身后,加上立体声环音,看一场球幕电影如同置身电影其间,与片中男主角共战沙场,临场效果十分强烈。再说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水幕电影,摒弃掉硬生生的白布、墙面,改用水幕作为投影载体,将水高速喷出,雾化后形成“银幕”,再由专用放映机将影像投射出来。屏幕俨然成为透明的水膜,因此电影播放时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光学效果,屏幕的视觉穿透性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影片内容与水面巧妙地结合,扇形水幕与自然夜空融为一体,想必会令每一个人心驰神往。
而今年即将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上,国家电网企业馆的“魔盒”主展区里将出现一种更加全方位的放映形式——720度屏幕。720度的空间旋转多媒体视听盛宴,听起来就颇具吸引力,每一个人置身其中都会体验到一种冲浪时进入浪花中的感觉。96块LED屏幕形成的720度六面体空间将自己包围,前后、左右、上下将全部都是光影幻动的屏幕。比起全方位立体的放映效果,《阿凡达》的宽屏巨幕也是逊色几分。
无论是IMAX、球幕、水幕,还是720度的空间荧屏,花样翻新的放映技术无非是将电影的这张“脸”做得更能满足观众在影院的狭小空间里体验到无限大世界的要求,达到一种超真实的视觉效果。而观众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挑剔,越来越希望花了钱能在影院里体会到超震撼的感觉。看来仅仅靠故事情节、明星大腕堆砌的所谓商业巨制,不得不在人们日益提高的观影追求中思索今后的电影之路究竟要何去何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