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潜规则博导主考官咸菜邹邹有理杂谈 |
分类: 邹邹杂谈 |
一日,去一小店吃饭,看到墙壁上挂着“厚德载物”四个字甚是奇怪。按照传统的潜规则成双成对而言,肯定要将下一句“上善若水”加上才够完美。店老板却并不同意这个看法,他认为如今自称品德高尚、博大精深的人大有人在,这是一个内心修炼的阶段,别人看不到摸不着,是教授还是叫兽自己最清楚,无需别人的配合衬托。但后面一句“上善若水”的情况截然不同,有谁可以做到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金钱至上的社会潜规则之下,倘若将这“上善若水”也加上去,未免有点自欺欺人之说,更何况小店就是以赚钱为主要目的。店老板的一席话,貌似分析的有点道理,最起码的坦诚让人感觉真实。相对店老板的坦诚,中央音乐学院七旬博导自爆与女学生发生关系、收取金钱贿赂一事,则更多了几分争议,据一份音乐专业报纸报道,外界对此的反应也并不是一味地表示愤怒,有不少人甚至对老教授给予了某种同情,因为类似现象并不鲜见。如果说该教授是敢于向教育界潜规则挑战第一人,百分百值得表扬与尊敬,我们佩服他“厚德载物”的品质,更为他“上善如水”的高尚情操折服。但如今自爆的更多原因是没有办事成功,有点跟当年挑战娱乐圈潜规则的张钰有一拼,两人最大的相同特点就是化被动为主动,将被告变原告,看似以正义的名义奋力反击,其实是为了没有得到自己想要东西的另类宣泄。如果这样都可以得到同情,那是否既做婊子又可以树牌坊同时成立?
求人办事的滋味不好受,先不说要看人心情好坏,还要看送礼大小,稍有不慎,全盘皆输。记得当年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全家一直为没有接到的比赛晋级通知心神不宁,在各方面情况都达标的前提下,上去还是下来直接关系到邹邹有理的前途命运。但似乎全家人都想的太过简单,以为完全靠自己的努力一样可以顺利晋级,完全没有想到比赛之中还要有去拜访主考官的潜规则。至今记忆犹新的一幕,邹邹跟爸爸来到主考官入住的宾馆,望着在床上一脸倦意、不抬眼睛的主考官不知所措,还好他开门见山的话才让我们醒悟了几分。“孩子是好孩子,就是你们当家长的不太注意自己的身份,我来了这么长时间了,你们也不拜访一下,有人给我送了一盒咸菜,我都觉得赛过人参……”意思相当明朗,孩子想顺利晋级,不送些礼怎么都说不过去。但是最后也没给这位“咸菜”主考官送礼,一是不知道人家胃口的深浅,二是既然人家咸菜都能看得上,相比任何一位参赛选手都来拜访过,那我晋级的胜算还有几分?接下来,爸爸是通过自己同学找到了另一个评委,在人家郑重其事的“事成钱拿,事不成钱退”的声明下,厚厚的一沓人民币离我远去。没过多久,我晋级了。那位“咸菜”主考官承诺的人太多,收的钱不少,成功的没有几个,被告了。所以说,我深刻能体会到给七旬博导送礼10万,还将自己的肉体搭上的女生的心情,如果说钱可以再退回来,哪另一个附加的礼物是否也能退回来呢?或许这位博导也想到这点,事情没有办成的前提下,钱可以如数退回,跟这位女生发生关系的事实却早已成立,拿什么来退还你?万一女生告自己一个强奸罪,再怎么说都无济于事,还不如主动坦白,化被动为主动,将与女生发生关系的事情归结跟送钱一个层面上,就算学校给自己处分,女生也无法再以强奸罪名来报复自己,实在是高!
为什么潜规则能够大行其道,主要的原因就是双方能够按照不见阳光的手段达成彼此双方的需求。但在没有保证效果好与坏的前提下,双方都是按照“办成拿钱,办不成退钱”的原则来进行交易,但其中不守规矩的人大有人在,毕竟这其中没有一个条令来限制,办不成是情有可原,办成则是水到渠成,跟买彩票中奖的几率如出一辙。再加上这位七旬博导受贿之后,顶多学校处理一下,司法机关以何种理由介入?如何收场根本无从提起,于是就形成了从人情与司法来说,都无法制止潜规则的蔓延。如果说是这位女生胁迫教授跟自己发生关系,接着又收取10万块钱,或许就有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但前提是这位教授百分百知道这样的潜规则,而且还不是第一次了,倘若不然也不回拿自己的晚节来开玩笑,只不过中途没想到其他几位老师相对都比较公正、客观,陡然自己成了羊中骆驼,现在不变被动为主动,晚年不是一个名声的问题了,而是会在监狱与家庭选择的两难问题。如果这位教授把事情办成功呢,是否接着会有下一位女生继续接受潜规则呢?
听说,小店老板听说七旬博导潜规则这事后,把“厚德载物”四个字也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