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邹有理
杭州飙车案看似只是一起再普通不过的交通肇事案,却因为因两个太过对立的身份,迅速演化成了一场公共舆论事件——富二代的身家背景、政府的责任公信,以及受害者谭卓的家庭、生活,都在这场舆论的风暴前无所遁形。先是肇事的富家子弟一副好不在乎扬言用钱可以摆平的嚣张气焰,接着自己同伴在一旁如无其事抽烟、泡妞,仿佛只是压死了一只鸡的轻蔑让人怒不可遏,再后来杭州交警部门破天荒的说肇事者的行驶速度为70码,在各界质疑声中,迅速让“70码”与“躲猫猫”、“俯卧撑”等经典名词齐驱并驾。对于一起交通肇事案能演变成一场公共舆论事件,最大的原因还是双方的身份(前面我已经详细分析过:
为杭州飙车案中的死者谭卓埋单不容易(图)),或许很多人说当事方迥异的身份,以及普通民众激起的所谓“仇富”心态都只是外因,而邹邹有理觉得,最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恰恰就是两个当事人背后映射的教育状况,无疑再一次将大学有用论、无用论摆在我们面前。
大家对这张照片记忆犹新吧?
我们的大学经常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自己教学的宗旨,寓意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教会怎么做人。在杭州飙车案中,双方当事人都是大学出身,受害者谭卓学的是浙江大学的通信专业,肇事者胡斌也正是杭州某大学体育系大二的学生,一样的受教育却又不一样的人生出路,或许谭卓经过四年大学的修炼,得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的就业技能,也学会了如何与人为善的本领,他的同学、同事纷纷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夸奖词可见一斑,是否可以说大学的教育却是有用呢?另外,肇事者胡斌同样在接受大学教育,为什么没有学到谭卓“善”的一面,而是可以像一个古惑仔一样挥霍人生?如果说家中富裕是胡斌认为上大学只是取得一纸证书的驿站,那么如今我们上大学还有什么用呢?
看看新闻吧,“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出现"新读书无用论”、“应届毕业生47%月薪低于1500元 新读书无用论抬头”、“重庆上万应届生弃高考”……与很多年前与家长们希望孩子通过大学鲤鱼跳龙门改变自己命运相比,如今却不得不对大学说不,高昂的学费与前途未卜的工作,大学只是一个鸡肋。同样对此深信不疑的还有青年诗人、文学评论家何三坡,他在近日做客湖南卫视《零点锋云》栏目时,毫不遮掩的表达自己对上大学的“厌恶”。
问:那您觉得重庆、湖北这些人弃考,多数人弃考,好多人说读书无用论,您觉得这个整体是个好事还是坏事?
何三坡:我觉得是个很好事情,就是有人,有年轻人敢于做出这样的选择,因为做出这样的选择需要很大的勇气,那我们千军万马都要去上大学,已经很多年来一直走这条路,有没有人敢于选择另外的路,大学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事实上大学最后很多人找不到工作,那又何必去上大学呢?如果我们是为了去找一份工作的话,那你可以在高中里就可以找工作了。我不需要去大学再浪费这四年时光再出来找工作,尤其对农村的孩子,他如果没有兴趣做艺术,没有兴趣在科学上有所成就的话,你就可以放弃它,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果按照何三坡的逻辑,是否就意味着大学只是为了一份工作,仅此而已,我们不可能在这里学到如何做人的良训,那是否就可以说大学仅仅只是一个就业培训地而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是一个幌子?与其说肇事者胡斌能够驾车在马路上横冲直撞是有钱作梗,不如说是毫无作用大学教育的放纵。或许还有人质疑既然肇事者胡斌家境丰足,何必还去上大学,不是凸显大学有用论吗?但往往我们忽略了,大学生就业困难,但没有大学学历者更困难。
如果仅仅这次只是还死者与大众一个公道就可以匆匆了事的话,那不如让这次的悲剧为我们的大学教育敲响警钟吧,要不然下次被撞飞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个谭卓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