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践行行知思想,构建优秀班级文化

(2015-07-07 20:25:24)
标签:

采芹人小语在线

分类: 教研文章

践行行知思想,构建优秀班级文化
黄山市黟县渔亭中心小学  汪澄清
践行行知思想,构建优秀班级文化

    陶行知先生于四十年代就曾提出民主教育思想,并把民主教育思想作为创造教育成功的关键。他指出:“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具体表现是:“大家的事大家做,大家谈,大家想,以发挥个人和集体的创造力。”几十年过去了,陶行知先生远见卓识的民主教育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中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建设和学生个性的社会化都有重要的影响。它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去塑造、锻炼学生,无疑比起单一的说教效果会事半功倍,影响深远。而我们班主任是自己所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那么,广辟蹊径、切实有效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就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践行行知思想,创设教室环境文化
    陶行知在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曾指出“我们对于四周的环境最忌是苟安、同流合污、听天由命、不了了之”,并主张运用科学发明的结果来支配环境,使环境出现和谐的气象。这就说明要缔造一个积极的班级文化,必须要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氛围,良好的氛围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教人自省,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治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同时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班级物质文化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在班级环境布置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切都由我做主,而是让学生做真正的设计者,让全体学生一起动手,剪的剪,画的画,贴的贴。在大家一起努力下,“我是小明星”“美好约定”“小小书吧”“勇攀高峰”“温馨提示”都一一美化,成了教室里最亮丽的风景线。这样,设计和布置的劳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美,去体验审美的情趣,比单纯的说教要好多了。同时积极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一举多得,可谓一种极好的教育方法。另外,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我们应注意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标等通过具体物化的充满情趣的环境设计和布置充分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环境建设中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
    二、践行行知思想,优化班级制度文化
    陶行知指出“我们对于四周的环境最忌是苟安、同流合污、听天由命、不了了之”,并主张运用科学发明的结果来支配环境,使环境出现和谐的气象。这就说明要缔造一个积极的班级文化,必须要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氛围,良好的氛围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教人自省,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班级是全班师生共同的“家”。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良好班风得以形成的有力保证。对于一个良好班级的形成,必须要有适合本班的切实可操作的制度。基于此,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同,我们结合学校制定让每位孩子参与班级目标的确定、管理和评价。集思广义,积极采用学生的建议,首先确定班集体的口号——“乐学、好问、团结、向上”,以打造“活而不乱”的班级特色。
    我让学生自己参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校规等规章制度,并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主要是制定和实施了学习、纪律、卫生、班风四大标准,最后制定了《班级公约》,并辅之以品德考核暨纪律量化标准,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这样产生的班级公约,由于符合他们自己的心理需求,条文不多,内容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学生也乐于执行和遵守,有了制度作保障,从而使班级的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有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纪律松散,性格任性,他们不可能跟其他守纪的学生相提并论,对这部分学生,不搞一刀切,而是区别对待,分层要求,分层推进,引导他们逐步遵守班规。给他们留出缓冲的余地,直到他们能够与班级合拍。比如有些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总是会找些东西玩耍,如果按照对待其他同学标准对待他们,那他们每天都要扣很多星,这样也许他们会更加没有信心,更加改不好。怎么办呢?我就跟其他同学说明白,允许他们一步步改,先改做小动作的坏习惯,只要上课不做小动作,就可以不扣星,如果哪节课没有做小动作,坐势也端正,就给他特别奖,我们相信只要他们肯努力就一定会改好的。
    总之,我们班的制度中有这样两句话:“加星目的在于鼓励同学们向优秀生方向努力,做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学生,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个高品位的人。”“扣星并不是责备惩罚我们的同学,而在于向同学你点明缺点,以便你能及时的更正,向更好的你努力发展。”
    三、践行行知思想,净化班级精神文化
    陶行知曾指出: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双脚,让他们去实践;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展。这些深刻的理论揭示作为班主任要带领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的班级文化活动,能更好地实现引导人、陶冶人,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终身的影响,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友谊得到了增进,身心得到了发展。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只有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成就。让学生对班级有一种溶合的感情归属,注重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言传身教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在“言传”中应用各种形式来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而关心他人可以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结合母亲节活动,让学生为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给母亲一句问候,送一束鲜花,并开展以母亲节活动的主题班会,通过此活动,使学生学会了去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班级,关心集体,关心学校,进而关心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关心人类的前途命运,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能源危机等问题。把学生真正培养成有开放头脑、宽阔的视野、博大胸襟、平衡的心态、高远的志向,富有责任感的新一代。
    学生之间的友爱。同教师一样,学生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在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在改善人际关系中,我也没有忽视学生的作用。我提倡同学之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在学习上,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优劣之分,这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外,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也是重要因素。我们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全体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鼓励、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课堂上相互切磋外,课余时间要提倡彼此为师,相互激励,为了搞好学习上的合作,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学习互助”小组,相互质疑问难,答疑解惑,共同探讨。或在优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发挥优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学习上的转化。在班会课上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措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行为,促使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水平。真正形成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集体氛围。
    构建优秀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性,自我教育性等特点,采取渗透的形式,把陶行知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文化环境中,使整个班级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势,学生在班级中就会朝着先进的方向不断努力、不断奋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