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地安人居住区(车上拍摄)
这次到美国,感觉收获最大的是我们来到了美国的中西北部,走进了印地安人的居住区。
一般到美国,大多走的是城市,什么夏威夷,旧金山,洛杉矶,纽约,华盛顿,拉斯维加斯等,不是坐飞机,就是乘大巴在高速公路上奔驰,于是看不到美国的内陆,也感受不到美国的乡村小镇风情,更不可能走进印地安人的居住区。
这次我们来到了美国的犹他州,蒙大拿州,怀俄明州等中西北部地区,于是让我们有机会进入了印地安人的居住区。
总统巨石纪念品商店里的油画,我很喜欢,画面很有《与狼共舞》里印地安人当时的原始风貌,
关于印地安人,最早是因电影《与狼共舞》,在电影中,我看到了印地安人,让我知道了印地安人原来是很早就居住在美国这块土地上的民族,在电影中,我看到印地安人当时还处在较为原始的生活状态中,他们身披动物皮毛,用动物羽毛插头上,用动物骨做项链,特别是男人梳小辫,还把发髻扎头顶上,看上去精灵又古怪。随着后来对美国历史的了解,让我知道美国自1776年《独立宣言》,由华盛顿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算起,美国的历史也只有二百多年,而印地安人在两万多年前就已居住在美国这块土地上了。

有关印地安人的书籍
有人研究说,印地安人的祖先是蒙古人,他们是经白令海峡迁徙到南北美洲来的。关于印地安人的祖先是否是蒙古人暂且不究,但印地安人在2万多年前就生存并繁衍在美国这块土地上已是不争的事实。
印地安人现在居住的现代帐篷(车上拍摄)
关于印地安人名称的由来,据说是因为哥伦布当时探险来到美洲,误把美洲当作了印度,而印度的英文读法叫印地安,于是人们就把这里的人称作了“印地安人”。
博物馆里展示当年白人来到这里的画面
15至16世纪,欧洲各国列强先后踏上美国这块土地,在挣夺土地的过程中不断的战争,但不管战争的结果如何,反正在962万平方公里这块宽广的土地上,结果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变得越来越小,最终成为了被统治的少数民族。
前几个月我刚从南非回来,感觉南非的过去与美国很相像,也遭受外国殖民入侵,也许是因为南非黑人在数量上远多过白人,并且有个曼德拉的缘故,南非如今黑人获得了独立与主权。
博物馆里展示当年白人来到这里穿的服装和用品
在美国,听导游说,直到今日,印地安人对美国联邦政府实施的一些列政策依然感到不满,他们每年还会定时聚会,抗议政府对他们的不公。
不过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宣称他们的国家是个多移民的国家,下这样的定义,也就让2万多年前就已居住在这里的印地安人无言以对。
过去我不大关心和研究美国和印地安人的历史,这次因为来到了美国,来到了美国的中西部,特别是让我走进了印地安人的居住区,于是也就有了阅读美国,阅读印地安人历史文化的冲动。
印地安人居住区(车上拍摄)
这次到美国,我们穿行在蒙大拿州。蒙大拿州是个印地安人比较集中的地方,有近三万的印第安人,并且四分之三的地方属于印地安人居住区。由于蒙大拿州多山,多峡谷,沿着落基山脉,我看到了广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还有大大小小的河流,可在我一路欣赏到美国中西北部无限的草原风光,穿行在密林山间,享受着眼前的清凉的同时,想要找个吃饭的地方变成了难事,于是导游说带我们进印地安人的居住区去吃饭和“方便”。

印地安人居住地标识——印地安人的帐篷(车上摄)
哇,一听说到印地安人的居住区去,我心理一阵高兴,心想,要是能看到电影《与狼共舞》里的那些个头插羽毛,身披皮毛的印地安人就好了。

印地安人开设的商店(车上拍摄,画面不太完整)
从宽阔的高速公路驶进相对小的马路,呵呵,泥地,树木……,那可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乡下,随着车往里开,我看到了印地安人的帐篷,路两旁的小房子和小木屋,

车上拍摄
我看到那些木屋和房上有印地安人的图案,

车上拍摄
户外有印地安人独特的广告牌。
车终于停下,我们下车,立刻看到了印地安人,其中有四五个聚在一起的男人,其中还真有梳小辫,留长头发的,只是他们身上穿的已不是我在电影里看到的那些动物皮,而是和我们现代人一样的衣服。是的,时代不同了,再说当今的动物皮可是价格不菲了。
队伍中有人停下脚步想上前拍他们,导游立即阻止:快走,快去吃饭。

正在挑选东西的印地安小男孩,梳着有趣的小辫子
原来导游带我们去吃饭和“方便”的地方是个便利超市,走进超市,见超市很小,不过东西却也齐全,里面有汉堡,炸鸡,还有可乐咖啡等各种饮料。
导游让我们自己点,汉堡或是炸鸡,再加饮料。超市里因为只有几张小桌,不够坐,并且炸鸡我也不爱吃,于是吃了汉堡就来到门口,这时我看到超市里不时有印地安人进出,印地安人个子高大,粗壮,皮肤也黝黑,但不是黑人的那种,他们的嘴,眼,鼻大都比较大,女的体态都比较胖,感觉真有点蒙古人味道。

架子上放着印地安人小帐篷,标志这是印地安人经营的店
导游看我们对印地安人感兴趣,顺便说了句,你们看,这超市里的营业员也都是印地安人。我仔细看,确实,他们的长相也都属于大眼睛,大嘴巴,体态结实并比较胖的那种。

超市里,
印地安女人带小男孩的背影,小男孩梳两根长小辫
感觉印地安人不大爱笑,在超市里的半个多小时,我没看他们笑过。感觉他们对我们十几个人的到来并不欢迎,他们要清扫厕所了,也不顾有许多人还在排队等后,就把“等候”的牌子在厕所门口一放,这一放就好常时间,让等候的人急不可耐。
对印地安人的不客气大家似乎都能忍,对我来说,因为在等候的时光能欣赏形形色色的印地安人却也算一道风景。

束长发男人,这个超市后来我们来过多次
有人想拍他们,却又不知道他们对拍照的反应,感觉万一若怒了他们就不好了。我是乘他们不注意时偷拍了他们的背影。
走出超市,看到刚才一拨印地安男人还在那里,于是队伍中有人大胆走上前,坐到他们中间来了个合影,合影完,就见一个印地安人立刻伸出手来朝那人要钱,感觉那人不想给,于是一个高大的印地安人立刻甩下脸,凶巴巴地冲那人喊起来,我听不懂他在喊什么,只见导游立刻上前让那人给他们钱,也不知道那人给了多少,印地安人不高兴,还是继续伸出手来要钱,那人无奈,只好再掏腰包。

左边就是凶巴巴,正在喊叫的男人(车上偷拍)
哇,看来印地安人真不客气,也厉害。见大家上了车,导游说,这些印地安人是不能惹的,印地安人不大讲道理,现在美国政府对他们也没办法。印地安人比较懒,也很散,瞧他们,不去工作,成天的游手好闲,就等着政府救济。其实美国政府现在给印地安人不少的优惠政策,就如开赌场,只要是在印地安人的领地,开赌场政府是不管的,如拉斯维加斯就属于这种情况。
作为原住民,印地安人也许对现政府有许多的怨言,对我们,也许他们也认为我们是外来的,不受欢迎。
博物馆展示的当年印第安人的鞋子和用具
在美国历史上,印第安人一直受到来自美国主流社会的污蔑,说印第安人属于劣等民族,没有文化等等。其实印地安人在两万多年前就有了他们的文化和语言,在印地安人的历史上曾建立过四大帝国,特别是印地安人发明的玛雅文字和在天文学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相当的博大精深,有人说,要不是白人的入侵,屠杀,印地安人的古代文化将会是无比灿烂的。我看到一篇文章,说现在不少历史学家,特别是印地安裔的历史学家一直在抗议美国政府歪曲历史,要求美国政府在《美史》上要给印第安人的文化历史给予真实和公正的评价

博物馆展示的当年印第安人的衣服
确实,我们看到的这些印地安人身处乡下,相对来说他们的知识结构会低一点,在文明礼貌上也会差一点,如今有文化并出众的印地安人还是有的,特别是在当今的美国,我看美国现在还是把印地安人放到一定的历史地位上了。
博物馆展出的当年白人来到这里的木舟和场景
在拉皮特市的一家博物馆,我看到博物馆把印地安人与以后到来的白人用和谐,共存的理念作出展示,他们展示当年来到这里的白人的奋斗史,也展示了印地安人当年的生活。
在路易斯与克拉克诠释中心,我看到他们在介绍当年白人踏进这片土地的一段历史,也介绍这里的印地安人。

在拉皮特,我看到街上有美国历届总统的雕像,也有印地安人首领的雕像。
印地安人当年在这里把野牛逼到崖边,迫使野牛在这里跳下去,摔死后食之
在蒙大拿州,当年印地安人捕杀野牛的地方如今成为了景点,被称作“野牛跳崖”。

野牛标本
在蒙大拿州穿行,我看到无尽的草原,看到许多的牛群,早先的印地安人以食牛为生,如今依然靠畜牧业生存。

我们经过的怀俄明州,怀俄明州地域辽阔,尽管人烟烯少,如今也有5千多印地安人。

印地安人居住区,以帐篷做标志(车上摄)
在电影《与狼共舞》中我看到的印地安人的帐篷只在银幕上,在蒙大拿州,怀俄明走等地,沿途我是亲眼目睹了印地安人的帐篷,并且感觉时下的印地安人的帐篷已成印地安人居住区的标志标识了。

在印地安人的居住地,过去大多是黑熊与野牛,还有鹿出没的地方,在印地安人居住区的景点商店里,如今出售的纪念品上大多印有熊,牛,还有鹿的图案。
博物馆展示的当年印第安人的捕猎场景
这次从美国回来,我在网上又重新看了一遍《与狼共舞》,或许是因为温故而知新的关系,感觉电影里的许多场景都在我这次美国的中西北部之旅中再现了。是的《与狼共舞》之所以能获得63届奥斯卡金像奖,不但是因为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生动,我想实事求展示当年印地安人与白人的历史定是很重要的原因。
来到印地安人居住区时间短暂,没有多的交流,却也印象深刻。
我的相关博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