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领馆签证大厅……
领馆是国门,要进入别人的国家,必须要获得批准。一直以来给我的感觉是到美国很难,周围屡遭拒签的不乏多人。记得那时美领馆在上海的淮海路,每次路经那里,总会看到为签证排队的长龙。我去过不少国家,有一天,二姐对我说:“你是到过不少国家,可大多数在欧洲,到欧洲感受的是古老,到美国感受的是现代,美国很值得你一去……。”可当想到淮海路上的长队,想到那些准备了一大摞材料结果还是被拒签的伙伴,似乎对去美国感觉不在掌握,可就是不在掌握也要去呀……!
根据现在美国规定,所有赴美包括公差的,签证都要经过约见,我去旅游,自然也必须去领馆。得知现在美领馆签证处搬迁到了南京路,就在我的出身地不远,那地方我可是太熟悉了,就在前二天,我来到了美领馆。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1/28/xinsrc_6563d1c8156c11d6abfd00b0d03f0b06.jpg
美领馆签证处座落在梅龙镇广场的楼上,才早上九点钟,为签证排队的队伍已成长龙,好在不在大街上,不要忍受风雨。我们排到了电梯口,然后随电梯上楼继续排,大约又排了半个多小时,我们走进了签证大厅。
签证大厅不大,感觉很像银行,只见一个个大玻璃窗,从玻璃窗口可以看到签证官们正在面对签证者边审核材料边询问。我们经过了安检,送材料,拿号,然后就等待叫号。听说以前签证的窗口很暗,给人以压抑感,可如今的签证大厅很亮,人也很多,如果要说压抑,多半是来自心里上的。
我们坐在椅子上,看到签证者送上材料,有的说英文,有的说中文,有一个签证官对一个签证者的材料表示怀疑,问了半天,而那签证者拼命地解释自己的材料是真实的,可信的……。
我们看到被签出的个个面带微笑,拿着签证官给的牌子去办理邮件快递,没拿到签证的则默默地低头走出大厅,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无声。那天我们看到去办快递的人很多,感觉签证率很高。
当电子显示屏上终于闪烁起我的号数时我站了起身来,我拿着材料来到签证官面前,那签证官看上去很像在电影里看到的那种很有气势,很壮实的美国警察,他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不过他对我面带微笑,表情友善,他用流利的中文对我说话,当他知道我还有几个同去的伙伴时便让我叫他们一起过来。我们几个和所有前来签证的一样先留下指纹,然后接受签证官的问话,也许我们一行人都先后出过国,有着良好的出入境记录,签证官对我们问的问题简单而有趣,他问我们到过哪些国家,到美国准备去哪些地方,有一个人曾经去过俄罗斯的,签证官还打趣地问:“俄罗斯的菜好吃吗?”当听她说:“不怎么,一般般”时,他又哈哈笑了起来。
我们的签证很快就被通过了,感觉签证没想象中那么难,也许我们的情况比较简单,只是旅游,如果是去留学,也许情况就不同了。
走出签证大厅,看到一个等候在门口的老太,她已经去过美国,她对我们说:“其实美国没有我们上海好,全世界上海最最好。”是啊,中国有句老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不过去美国,去感受一下现代,我想还是很有必要的。
加载中,请稍候......